瀏陽河綜合治理中期成果出爐
規劃長度175.8公里涉及23個鄉鎮、街道
瀏陽網6月15日訊(記者 賀亞玲)瀏陽河流域系統化生態保護建設項目又有了新的進展。日前,“瀏陽河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咨詢研究”中期成果匯報會在北京召開,正式確定了中期成果內容。下階段,將召開終期成果的規劃評審會,確定最終的治理方案。
2020年前將全面治理好瀏陽河流域
會議初步確定了瀏陽河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統籌規劃框架,規劃期限為2012-2020年,規劃范圍以瀏陽河為主線,包括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大、小溪河)流域范圍內的濕地、河灘、林帶等區域及沿岸的綠化、山體、城鎮等與河流密切相關的區域,共涉及23個鄉鎮、辦事處,規劃長度為175.8公里,流域面積3207平方公里,占瀏陽市總面積的64%。
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實現堤固、水清、流暢、岸美、景美,實現瀏陽河流域范圍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達到“水量可調度、水質可控制、生態因子可監測、防洪生態化、生物多樣化、河灘濕地持續化”的結果,把瀏陽河建設成小河流域綜合治理開發生態文明樣板區、瀏陽文化展示區和兩型社會創新窗口,最終打造綠化生態長廊,城市綠心,養生勝地。
綜合治理項目包括河道疏浚工程、防洪工程、污染防治工程、綠化工程、開發建設工程五個大型工程。中期成果中,瀏陽河名河旅游品牌規劃設計、椒花水庫和長興城市防洪水庫也納入討論的范圍。
治理水利隱患,積極恢復通航
作為湖南三大暴雨中心之一,瀏陽河流域極易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導致部分河道淤塞、河岸崩塌、農田被砂石掩埋等。同時,中下游自然凈水能力較弱,使得流域內的防洪排澇能力和排污凈水能力不足,形成水利隱患。
這些隱患,都已納入考慮范圍。會議還對瀏陽河河道疏浚工程的規劃方案進行了討論,明確要與瀏陽河綜合治理相結合,主要開展包括清理河道淤泥,拆除阻水壩埂,清除影響行洪的植物,清理垃圾雜物,提高河網水質,清除違章建筑,整治河岸河坡,局部破損河岸維修加固,公用池塘的清淤,岸坡維修加固和綠化等。同時,對河道進行拓卡清障,疏通航道,積極恢復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