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東省水利廳獲悉,近幾年來山東省在推進飲水安全中著力打破城鄉分割,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明確提出凡是城市自來水能輻射到的農村不再單獨建設供水工程,主要通過城市供水管網延伸解決;新建農村供水工程要充分考慮和原有城市自來水工程的銜接。到目前,全省已有53個縣(市區)基本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占到全省縣(市區)總數的41%。
截至目前,山東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92%,其中覆蓋人口萬人以上的飲水工程1006處,受益人口3100多萬人,占全省自來水受益總人口的一半以上。但通上自來水并不意味著就喝上了優質安全水,記者了解到,下一步飲水安全工作重點和難點主要是部分貧困村通水任務,一些山丘區找水打井以及沿黃多數農村地區和部分單村供水水源水質不安全問題。僅“十二五”期間全省還需解決2109.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目前任務剛剛過半。
據悉,為從源頭上保證水質安全,特別是針對山東省沿黃地區普遍存在地表水嚴重缺乏、地下水水質差的情況,山東省提出了修建平原水庫、引蓄黃河水做水源,從源頭上徹底解決群眾飲水安全問題。為了扶持沿黃地區修建平原水庫,省政府決定,修建水庫省級補助由原來每方庫容4毛錢,提高到補助總投資的20%,比原來補助標準提高10倍以上。目前,全省沿黃地區共修建用于城鄉飲水的平原水庫46座,解決了1210萬人的飲水安全,預計到2015年計劃再建36座平原水庫,總投資110.6億元,其中省級補助17.9億元,再解決1100萬人的飲水安全。
濰坊濱海開建國內首個 免費直飲水城區
近日,記者從濰坊市濱海區了解到,該區開始實施管道直飲水管網及直飲水廠規劃建設,預計在3至5年內,實現全區直飲水免費定量供應,建成國內首個全域免費直飲水城區。工程項目總投資15.5億元,按照國際直飲水標準,全區劃分5個直飲水片區,每個直飲水片區設置一個直飲水廠,將自來水處理成直飲水后分片區供水,實現全覆蓋。
德州成全國首個城鄉供水一體化地級市
記者獲悉,截至2013年年底,德州市完成飲水安全投入53.84億元,建成平原水庫13座,鋪設管網5.2萬公里,全市600多萬城鄉居民喝上了“同源、同網、同質”的優質安全水,比國家計劃提前2年完成飲水安全建設任務,成為全國第一個整建制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地級市。
德州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11立方米,僅為全省人均的61%、全國的1/10,地下水83%的區域不符合國家飲水安全標準。受資源性、水質性缺水雙重困擾,農村群眾飲水一直十分困難。
德州市副市長黃金忠介紹,德州解決群眾飲水問題先后經歷了飲水解困、村村通自來水、飲水安全三個階段。到2007年底,全市92%的村莊用上自來水,“有方便水喝”的問題基本解決,但整體上水質仍達不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提升后差距更大。
而后,德州從2011年開始整建制推進城鄉一體化供水,主要以平原水庫引黃為水源,深度處理后實行規模化集中供水,2年間解決210多萬人飲水安全,占全省的1/3,慶云、寧津、平原等9個縣市區先后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入戶率達95%以上。
2012年開始,德州又集中財力,對禹城、臨邑、武城等三地重點突破,重點解決100萬人飲水安全。到2013年12月25日三地正式供水后,德州全市居民飲水“一張網”初步形成,城鄉供水一體化率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全覆蓋。
“德州是農業大市、人口大市、財政小市,卻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城鄉一體化供水。”水利部農水司副巡視員趙樂詩說,國家提出“十二五”期間解決安全飲水問題,德州已經率先完成并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經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