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車淀為Ⅳ類水質,與去年同期水質相比無明顯變化,上月水體結冰未采樣;圈頭為Ⅳ類水質,與去年同期相比水質好轉,去年同期水質為Ⅴ類,上月因結冰未采樣;采蒲臺為Ⅴ類,與去年同期水質相比無明顯變化,上月水體結冰未采樣;光淀張莊為Ⅳ類水質,與去年同期水質相比無明顯變化,上月水體結冰未采樣;王家寨、端村、棗林莊、南劉莊點位因結冰未采樣。
從報告中不難看出,白洋淀監測點位,功能區劃主要為3類和4類水,但實測水質類別卻是4類甚至5類水。顯然,當前白洋淀的水體污染較為嚴重,環保問題不能忽視。如果要將新區打造成綠色、生態、和諧的新城市,環保治理或許應該“兵馬未動,治理先行”。
最嚴重的問題不僅僅于此,2016年8月,《新京報》和《法制日報》等多家媒體曾報道白洋淀局部水域出現上萬斤死魚的新聞。
當時《法制日報》報道顯示,白洋淀的水質正在逐年惡化。河北省環保廳歷年發布的《河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1年,白洋淀水質在Ⅳ類到劣Ⅴ類之間。此后,白洋淀水質一直持續在劣Ⅴ類,只有2014年有6個監測斷面水質在Ⅳ到Ⅴ類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白洋淀的主要水污染物已經從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變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化學需氧量高意味著水中的有機物污染越嚴重;總磷是水體中磷元素的總含量,主要來源于大量含磷工業污水的排放。前者會對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后者則會引起藻類植物的過度生長,水體富營養化。而這也是造成死魚事件的直接原因。
2016年11月,《河北經濟日報》一則新聞《9月河北省6座水庫水質優白洋淀污染嚴重》顯示,根據河北省有關要求,河北省環保廳日前公布了2016年9月份水質月報,其中白洋淀水質為劣Ⅴ類,重度污染。
直到今天,白洋淀的水質很難說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
新城建設環保先行
從中國乃至世界的城市建設和治理來看,環保一直是一個揮之不去且不可避免的難題。雄安新區的建設除了承接首都的部分功能之外,更應該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典范,優美生態環境必然是應有之義。
最新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接收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綜合來看,該區域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擁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等;水資源比較豐富,可滿足區域生態用水需求。
顯然,新區的選址與白洋淀不無關系,城市建設難離白洋淀開發和保護,務須環保先行。
2016年10月,保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明確指出白洋淀綜合整治實施8項重點任務,力爭五年有效恢復白洋淀生態功能。多項方案要求對白洋淀綜合整治明確實施城鎮污染治理、農村環境整治、河流綜合治理、淀區生態修復等8項重點任務,力爭通過五年整治,白洋淀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恢復。
保定市環保局官網顯示,白洋淀湖泊生物結構的破壞和食物鏈的斷裂,造成了草型湖泊水體惡化,湖泊生態系統功能退化,不利于平衡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白洋淀流域內沼澤化和富營養化等生態環境問題明顯。為全域保護和改善白洋淀生態環境,保定市共規劃了10類156個項目,總投資近246億元,做河流整治、生態修復等方面的工作,一旦發現有違規排污事件將立即處理。
另外,保定市公安環保聯合行動打擊“土小企業”, 3月20晚,保定市環保局聯合市公安對安新縣的非法熔煉企業進行了突擊夜查,共排查企業10余家,發現老河頭鎮1家非法煉鋁企業,蘆莊鄉3家非法煉鋁企業,市環保局已責成安新縣政府對上述問題進行整改。
雖然這樣的整治發生在不久前,但如果能夠保持長期并強力的環保治理,或許新區的建設能夠帶來環保上的新突破。
有著多年研究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政策經驗的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管理系徐晉濤教授在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表示,治理環境也可以有社會成本較低的辦法,可以利用經濟手段比如通過收稅,根據企業造成的外部性收稅,跟企業大小沒關系。有些企業雖然小,但是有非常好的技術、管理和效率,不見得污染強度高。
“如果用的是行政一刀切的辦法,只要規模不夠大就會被關,這個帶來的痛苦實際上要比原來嚴重,現在治理污染社會成本很高,采用環境稅的話社會成本會低很多,也不會導致大量的小企業破產。”徐晉濤認為, 搞京津冀聯合發展,從治理環境來說,最好變成一個決策主體,京津冀未來發展戰略里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采取統一的環保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