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英雄水庫里浮起了大量死魚,無人打撈,水質會不會有問題?”昨天上午,讀者劉先生撥打本報87777777新聞熱線反映此事。據了解,位于慈城鎮的該水庫一周前出現魚兒死亡狀況,到昨天,水面及岸邊沿線浮了大量死魚,臭氣熏天。
經記者反映,當地環保、水利等部門昨天已介入此事。檢測結果顯示,水庫水質仍處于正常值范圍內,并不影響居民用水和慈城水廠取水。死魚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岸邊浮起大量死魚
劉先生是住在英雄水庫附近的一名貨車司機,經常往返于水庫周邊。中秋節期間,他在水庫岸邊的山路上行駛時,無意中發現水庫水面上泛起不少白色的物體,還隱約聞到陣陣臭味。當他走下護坡來到岸邊時,眼前的一幕令他吃驚不小。
“死的多是近20厘米長、1斤多重的魚,一條挨一條地漂在岸邊。”劉先生說,有些死魚已經腐爛,叮滿了蒼蠅。伴隨著水波蕩漾,許多湖面上的死魚不斷地漂向岸邊。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英雄水庫。從大壩上望過去,只見水面上星星點點地浮著白色的死魚,微風陣陣,腐味臭不可聞。大壩腳下浮著的死魚有些已經發脹,少說也有數百條。水庫其他周邊的情況同樣如此。
#p#副標題#e#
“每年這個季節都會死魚的。”英雄水庫的一位管理人員在一旁介紹說,“這次死魚情況9月中旬就出現了,以往每年都要死幾千斤魚。”
死魚原因暫未查明
對于大面積出現死魚的原因,隨后趕來的英雄水庫管理處莫主任表示不太清楚,但他肯定地告訴記者,水庫周邊沒有工礦企業,可以排除排污的可能。此外,水庫的水質每個月都會進行檢測,一直都沒發現什么問題。
記者就此咨詢了江北區農林水利局。該局水利科陳科長證實,往年英雄水庫確實有死魚的情況出現。對于這次的死魚原因,他個人認為,最近一直沒有大的臺風出現,暴雨也不集中,因此,水庫的水體流動并不充分;此外,雖然水庫周邊沒有企業,但附近村莊里的人畜產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岸邊植物腐爛的根莖等,可能排入或落入水中。這些都會對水體環境產生影響。
“水質變化是不是此次死魚事件的原因尚不確定。”陳科長表示,他將聯系有關部門前往現場查看,研究后再得出結論。
不會影響居民用水
據了解,英雄水庫周邊有金沙、南聯、五聯、公有等多個村莊,水庫還是江北區的飲用水源之一。水庫中養魚為外包養殖,為保證水質,管理方要求養魚不能投放飼料,必須是清水養殖,水體一直都比較正常。
此次出現大量死魚,引起了周邊村民的關注。不少人均表達了對水質的擔憂。
昨天下午,寧波市環保局江北分局環境監察科工作人員在接到記者反映后,很快趕往現場查看。該科薛科長介紹說,從肉眼來看,水質還算正常。經過市環境監測中心的實時檢測,水體生物毒性顯示正常值,也就是說水體不含毒素,但水體的溶解氧值比較低。
“溶解氧值不到正常值的一半,水中的含氧量比較低,通俗而言就是缺氧。”薛科長表示,綜合而言,英雄水庫的水質狀況仍在正常值范圍內,目前不會影響到慈城水廠和周邊居民的取用水。
水庫管理方表示,將盡快組織力量打撈死魚,并做集中深埋處理。有關部門表示,將調查水庫的死魚現象并繼續監測其水質狀況,附近居民暫時無須擔心水質異變。
月湖昨泛起許多死魚 一上午打撈了4000條
本報訊 昨天上午,月湖上泛起大量死魚,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惡臭。在月湖靠近長春路一角,湖面上至少漂浮著上百條死去的鰱魚,每條的重量估計有三四兩。不僅如此,許多活著的魚也游到水面上方,不停地張嘴冒泡吸取氧氣。
“上午我們已經打撈了1300斤左右的死魚,約有4000條。”對月湖景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來說,月湖出現大量死魚并不陌生。這次死魚很可能源于9月23日,那天寧波下起了雨,氣溫驟降,“每年的春天和秋天,由于氣溫突然變化,湖底的魚有些因為缺氧導致死亡,俗話叫翻塘。”
管理處工作人員說,今年為了防治湖內出現的綠藻,月湖景區投放了約50萬尾魚苗,共有5種,包括花鰱、白鰱、草魚、羅非魚、鳊魚。至于為什么死去的主要是鰱魚,除了湖內鰱魚占的比重大之外,還跟鰱魚的習性有關系——耐低氧能力極差,水中缺氧馬上浮頭,有的很快便死亡。
通過網絡搜索可以發現,這已經不是月湖第一次發生翻塘。除了天氣突變、氣壓過低外,導致翻塘的原因大致還有這樣兩種:一種是湖中喂魚的飼料過多,或有污染的水質(如被爛草等物質污染)大量流入魚塘,在魚塘底部形成淤積,在天氣過熱時,發酵產生大量沼氣,造成魚塘水中氧分不足;另一種是魚的密度太大,當魚的覓食量和活動量都增大時就要消耗很多氧氣,造成水中缺氧。
對此,月湖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魚群密度太大導致缺氧死亡的可能性不大。月湖水域面積近9公頃,為了給魚的生長留出空間,月湖每年都會組織一到兩次的捕撈,今年還沒有捕過,主要是為了防止綠藻再次暴發,準備等到明年夏天,看情況再進行捕撈。
“湖底淤泥自從1998年改造后沒有清理過,天熱引發沼氣導致魚死亡也有可能。”工作人員說,今年的綠藻暴發就與湖底淤泥有關。
目前,月湖水質處于3級,符合國家標準,清澈度在1米左右,有3個出水口與外界相連,屬于半活水狀態。(記者:沈之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