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飲用水水源水華風險有所升高。為做好飲用水水源水華風險管控,遼寧省大連市生態環境局聚力“四聯”,織密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網。
天地聯測,織密預警監測網。在傳統“人工采樣+實驗室分析”地面監測水體水樣中藻密度、藻類群落組成以及相關輔助指標監測數據的基礎上,大連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環境監測部門定期開展遙感監測,采用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監測水體中藻類的空間分布位置,計算藻類聚集面積及其所占水體面積比例,并動態掌握其變化情況。年初至今,已組織開展5次地面監測、3次遙感監測。
部門聯動,織密環境管理網。與大連市水務局、市水務集團(城市主水源運營管理單位)建立飲用水水源水華聯席會議制度。根據水華防控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解決水華防控難題。目前,就監測信息共享、各部門水華防控職責、上下游統籌協調等問題已達成一致意見。此外,大連市生態環境局與市水務集團已完成年內既有全部監測信息共享。
內外聯治,織密污染防治網。打通“水里”和“岸上”,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針對水里污染,大連市水務集團與國內部分知名科研院校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聯合開展碧流河水庫及英那河底泥污染特征及釋放規律研究;積極探索生物控藻,投放鰱鳙魚等濾食性魚類,降低庫區藻類密度。針對岸上污染,大連市生態環境局監督指導有關部門聚焦飲用水水源地周邊畜禽糞污、農業種植污染、生活面源污染和河道垃圾等環境問題,強化環境綜合整治,降低污染物入庫負荷。
上下聯防,織密流域統籌網。大連市城市主水源碧流河水庫和英那河水庫上游均在市域外,為把握好上下游統籌,強化流域分區、差異、精準管控,大連市生態環境局與兩處城市主水源上游所在地生態環境部門簽訂流域聯防聯控協議,明確各相關方責任權利,形成齊抓共管格局,構建起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年初至今,與鞍山市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查處一起違法排污行為,成功化解威脅英那河水庫飲水安全的重大環境風險隱患。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