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開發區分局堅持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突出系統化、項目化、智慧化“三化”治水模式,實現水環境質量高位改善,四個國省考斷面優Ⅲ比率100%。
“智慧化”治水,數字賦能強監管 全面掌握開發區重點污染區域水質現狀。一是依靠在線監控平臺。緊盯環境自動監測監控系統,充分發揮水質監測系統的“哨塔”作用,對31家在線企業的污染源排放點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預警。二是加密人工檢測頻次。每周對市控斷面開展2到3次手工加密監測,及時掌握水質管理全流程數據,手工分析氨氮、總磷、總氮、COD等4項指標數值,通過現場采樣、分析研判、追根溯源等方式提供科學準確數據支撐,為后期河流水質治理提供保障。三是快檢應急初判斷。采購裝備的水質簡易檢測包,方便現場檢查時通過水質耗氧量的快速檢測,判斷水質被有機物污染的程度,下一步是否安排專門檢測人員采樣送實驗室詳細檢測提供客觀判斷。
“系統化”治水,科學整治控源頭 全面摸排開發區重點污染區域水污染防治突出問題。一是強化日常巡查。聚焦重點涉水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對涉水企業開展排查60余次,建立企業污水、雨水管網臺賬,督促企業定時清理雨水、污水管道淤積物,保障水流暢通,防止污水倒灌。二是立足現場實際。依靠無人機巡查、人工徒步、現場走訪等方式,完成轄區內146個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形成“一口一策”管理清單。三是深度巡查范圍。由斷面達標負責人牽頭,定期開展斷面周邊巡查,研究會辦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第三方開展每周2次覆蓋全區支流河道巡查,及時消除隱患,確保河道管理無死角。
“區域化”治水,精細施策抓落實 近年來,開發區緊密圍繞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及精準攻堅“333”行動方案建設要求,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一、二期排共查市政雨污水管網230km,居民小區30km,累計投入資金1509萬元,完成五個達標區建設。三期工程總投資1869萬元,目前已完成管網清淤檢測250km,錯混接點改造12處,管網破損點修復5處。達標區建成后,將有效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打通城市地下“毛細血管”,提升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來源:連云港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