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理念,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北京市海綿辦連續6年啟動海綿城市建設效果自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率已超過今年36%的年度既定目標。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自2019年以來,北京市水務部門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北京市水務局海綿城市工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計劃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共330項,根據初步評估結果,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區(指城市行政區內實際已成片開發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設施已基本具備的區域)海綿城市建設達標面積超過500平方公里,達標面積比例超過39%,已經完成36%年度目標任務。計劃到“十四五”末,全市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率力爭達到40%以上。
此外,今年北京市水務部門還與相關部門著力推動城市內澇等問題的解決,16處積水點年度治理任務已全部完成。連續六年開展“清管行動”,疏通城市排水“血管”。優先從源頭出發,穩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多舉措提升城市蓄水、滲水、涵養水的能力,促進形成生態、安全、可持續的城市水循環系統,并探索建立了“1+16+N”的海綿城市建設規劃體系。未來,北京市水務部門將強化排水分區管控,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留白增綠、生態空間建設等方面,銜接花園城市和韌性城市建設。
來源:水利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