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三峽富裕風電項目現場,一排排風力發電機矗立在廣袤的土地上,在和煦的陽光下悠然旋轉。據了解,這一項目裝機容量為50兆瓦,安裝了20臺單機容量為2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1.51億千瓦時。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強說:“項目實施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9萬噸,可減少CO2排放量約11.91萬噸、SO2排放量約865.67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300噸。”
這只是齊齊哈爾市加快推進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全面落實綠色龍江建設的一個縮影。
11個行動助力綠色鶴城建設
建設綠色龍江要突出節約集約、低碳循環,構建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體系,加快生產力要素綠色化重塑,培育壯大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為此,齊齊哈爾市相繼出臺《齊齊哈爾市貫徹落實〈關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建設綠色龍江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新時代綠色鶴城建設政策措施》《齊齊哈爾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制訂綠色低碳發展、科技支撐、工業綠色化、自然資源綠色轉型、高品質生態環境建設、綠色城鄉建設、綠色交通發展、綠色水利、綠色農業、特色文化旅游發展、林草建設共11個行動方案。
其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主要聚焦能源、工業、建筑、農業等重點領域,持續優化能源結構,依托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區,實現新能源項目規模化、集群化開發。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齊齊哈爾市已建成新能源項目64個,裝機規模323萬千瓦,占總裝機規模的59%。
在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的同時,齊齊哈爾市也不斷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鼓勵企業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實施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
在飛鶴乳業,企業正積極推進設備節能改造。飛鶴綠色工廠項目負責人祖秀秀介紹,企業已投資1500萬元改造了2套三效濃縮器,改造后耗能量可降低約70%,并對原有的蒸汽管線進行改造,改造后實現年熱量收益36034KJ,節約燃氣約10萬立方米,年節約資金約34.4萬元。“2022年,我們還投資2300萬元規劃建設了占地面積約6.4萬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項目,目前已完成光伏板的敷設,正在進行并入電網工作,安裝后預計年發電量平均為550萬千瓦時,可承擔工廠約26%的用電量,節約資金約270萬元。”祖秀秀說。
此外,通過《齊齊哈爾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實施,齊齊哈爾市已有81戶企業完成了1779臺(套、件)設備的更新和提升改造,累計投資3.5億元。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經濟開發區典型經驗入選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案例選》。
用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建設綠色龍江還需要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全面系統提升綠水青山、藍天沃土生態“顏值”。
“我們聚焦重點領域,制定落實《環境空氣質量保障攻堅月行動工作方案》,持續推進散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冬病夏治’專項行動,全面啟動2024年全市春季秸稈禁燒管控和綜合利用工作,加強重點時段空氣質量監測。”齊齊哈爾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與應對氣候變化科科長李寧介紹,今年1月—7月,齊齊哈爾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4.4%,同比提高6.7%。
在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方面,齊齊哈爾市常態化開展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深入開展清河專項整治攻堅行動,扎實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河湖庫清“四亂”、排污口排查整治、畜禽糞污治理等工作。今年1-7月,全市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為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為守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齊齊哈爾市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推廣綠色生產技術模式,打造糧食主產區綠色生態屏障。目前,齊齊哈爾市已劃定耕地保護目標279.5萬公頃,落實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70萬畝,建設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積1366萬畝,居全國、全省之首。綠色食品標志數達到492個,居全省前列。
郭強介紹,齊齊哈爾市還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38.2萬公頃,修復治理歷史遺留礦山33公頃,完成營造林面積3.8萬畝,完成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建設任務4500畝,防沙治沙0.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78%,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實現顯著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培育和發展富有綠色內涵的新質生產力,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綠色低碳發展體制機制,為建設美麗中國龍江篇章貢獻出鶴城力量。”郭強說。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