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先后啟動長江、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經過各設區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建設了一批整治示范工程。日前,南京市鼓樓區上元門泵站排口整治案例成功入選江蘇省第二批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此前,南京市鼓樓區森林灣花園小區城鎮雨洪排口整治案例已成功入選江蘇省第一批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
南京市鼓樓區上元門泵站始建于2005年,主要收集中央北路、燕江路、永濟大道周邊約2.1平方公里匯水,通過元門十七溝河道進入泵站前池,經1號(自流涵)、2號(泵機出水口)兩個排口排入長江。2020年長江入河排污口監測時,泵站前池水質為黑臭狀態,且存在雨后指標明顯變差、恢復周期長等問題。
2020年起,為提升泵站前池水質,南京市鼓樓區水務部門實施外金川河流域二期西部片區、外金川河三期張王廟流域片區等雨污分流清疏修繕工程,對上游6個居民片區分批次完善了雨污分流建設,修繕管網2.8km,結合管網常態養護、強化排水行為監管等措施,截住上游生活污水。同時,建設漂浮式拼裝濕地裝置進行原位凈化,以垂直流人工濕地工藝為核心,將低污染水投配到由填料與水生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構成的獨特生態系統中吸收降解有機物,并輔以強力循環系統,大大提高水體凈化能力。
整治完成后,上元門泵站水質逐步趨好并穩定,經連續3個月檢測,氨氮穩定在0.25-0.6mg/L、總磷0.07-0.12mg/L、COD7-11mg/L,穩定達地表水Ⅱ-Ⅲ類水質標準。
南京市鼓樓區將持續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化排污口設置和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責任明晰、設置合理、管理規范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不斷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為建設幸福河湖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揚子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