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河涌的水又黑又臭,我們都不愿意靠近,現在不但水干凈了,河涌邊還修得很漂亮,我們經常會來這里散步。”家住禪城區鄱陽村的朱女士說。令朱女士滿意的鄱陽環村涌,已成功消除黑臭水體。
佛山市共排查出205條城鄉黑臭水體,含8條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整治驗收。據悉,佛山市將通過鞏固8條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長制久清、加強監督巡查等舉措,力爭在2025年底前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成為居民休閑好去處
9月28日,記者走訪了禪城區鄱陽環村涌、奇槎南竇涌和順德區壯甲涌。經過系統治理,這3條河涌的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成功消除黑臭。
“如今,鄱陽環村涌水質不黑不臭,已接近V類水,還實現水質、景觀雙提升。”石灣鎮街道城建水務綜合事務中心主任陳應坤介紹說,鄱陽環村涌,總長度約1.7公里,早期因未建有截污管網,周邊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排河涌,導致河涌水體黑臭,該河涌一度被納入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治理、生態補水”的思路對鄱陽環村涌進行全面整治,同時推動原有的村級工業園區轉型升級。將鄱陽環村涌周邊工業區打造成鄱陽城眾創小鎮創業園,“文創+科創”雙創為主導,打造出了文化創意及科技創新產業的雙創產業園區,更成為市民休閑娛樂新去處。“如今,鄱陽環村涌水質不黑不臭,已接近V類水,還實現水質、景觀雙提升。”陳應坤說。
距離鄱陽環村涌不遠處的奇槎南竇涌,沿線建設了慢行步道及濱水長廊,河涌旁建設集健身場所、科普、景觀等一體的休閑景觀水濱長廊奇槎濱水公園,成為周邊居民休閑活動好去處。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管理委員會禪城片區建設局副局長、鎮級河長張寶賢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推進污水管網改造、河涌周邊環境提升等工作,進一步改善河涌水質,為市民美化濱水生活空間。
而在北滘鎮碧江村里的壯甲涌,碧波粼粼,沿岸新建的扒龍舟雕塑,讓人感受到了北滘鎮歷史悠久的賽龍舟水鄉文化。過去的壯甲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壯甲涌沿河居民區的生活污水未完全截污,河涌兩岸生活污水未經收集處理直排,加上河涌缺乏管理淤積嚴重,導致水體發黑發臭。壯甲涌2020年被納入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清單。順德區北滘鎮城建和水利辦公室副主任總工程師吳少杰介紹說,通過統籌上下游、左右岸的全流域系統治理,壯甲涌于2021年消除黑臭,沿岸景觀顯著提升。
多舉措推動黑臭水體長治久清
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排查出205條城鄉黑臭水體,含8條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整治驗收,現持續開展整治效果巡查,完成205條城鄉黑臭水體全覆蓋巡查,每季度實施水質抽測。對于2021年巡查發現、問題突出的水質不穩定的河涌,制定“一河一策一圖一表”,推進工程項目建設持續整改,確保2022年實現“長制久清”。
與此同時,佛山加強了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全市共排查出281條農村黑臭水體,2020和2021年,已完成整治驗收80條。每月實施水質監管巡查,存在返黑返臭情況的,須采取整治措施,消除黑臭,保障長制久清。2022年按計劃完成65條整治,截至8月底,已完成25條,其余40條已全部開工。對新發現的黑臭水體實現當年發現,當年完成消除黑臭的任務。
佛山市水利局副局長鄺遠華表示,佛山市將嚴格落實河長制,各區、鎮(街道)總河長對轄區治水工作負總責,是黑臭水體整治第一責任人,黑臭水體治理納入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考核。與此同時,強化黑臭水體的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拉條掛賬,逐個銷號”式管理,并實現“發現一條、跟進一條、整改一條”;完善保潔機制,加強保潔力度,以及加強對排水單元、河涌排口、河涌的巡查,全力攻堅,力爭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鄺遠華指出,截污治污是治水的核心工程。近期,部分區域由于短時間封堵河道進行施工,河涌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黑臭現象,希望市民能理解這種“陣痛”現象。他呼吁市民積極參與到黑臭水體治理中,形成全民治理的氛圍,構建全民行動格局,共同推動黑臭水體長制久清。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