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資源是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鄂爾多斯市的重要戰略資源。全市所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為地下水源,全市60%的用水來源于地下水。保護好鄂爾多斯市地下水環境安全事關全市人民身體健康,事關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21年11月,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推薦和生態環境部組織的答辯篩選,鄂爾多斯市成為生態環境部批準的全國第一批21個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城市之一。半年多來,在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和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的指導幫助下,鄂爾多斯市扎實推進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
一是持續做好全市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完成全市714個雙源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通過對235個典型雙源的采樣監測和數據分析,形成全市地下水環境狀況初步調查報告,為下一步持續推進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奠定了良好基礎;配合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正在開展全市所有工業集聚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將集全市地下水分區劃定、哈頭才當水源地補給區劃分及5個國控考核點周邊環境狀況調查在內的總投資1483萬元的鄂爾多斯市二期環境狀況調查項目成功納入中央和自治區專項資金庫,并于7月份獲得中央專項資金1333萬元,近日將啟動實施。
二是加強在產企業地下水污染防治。以全市境內85家土壤重點監管單位為抓手,于5月中旬邀請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伍斌老師、北京環科院張文毓老師解讀培訓《土壤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指南》及《在產企業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監測指南》,分行業對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及自行監測工作進行了專題輔導,并對存在問題分類通報整改;市本級設立專項經費以全市境內典型行業煤化工企業為試點,邀請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正在開展煤化工行業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技術要點制定,擬為全國煤化工行業企業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提供經驗。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查明的2家在產企業為重點,探索“邊生產、邊防控”。目前,1家正在制定風險管控方案,1家正在進行補充調查。
三是穩步推進地下水環境監測網建設。在整合篩選水利、自然資源、企業污染源自行監測、生態環境部門監督性監測各類已有符合條件的監測井基礎上,以垃圾填埋場、園區渣場、工業園區及土壤重點監管單位為重點,借鑒吸收自然資源部門地下水監測工程經驗,試點先行,以點帶面,探索監測井全生命周期管理,穩步推進污染源地下水環境監測網建設。其中,工業園區、填埋場及化學品生產企業等3類污染源規范監測井建設試點方案于6月通過國家和自治區土壤中心、地調院等專家技術審查,目前已基本完成現場打井,正在進行成井相關資料分類整理。通過篩選一批、新建一批和關停一批,規范全市地下水環境監測井。鄂爾多斯的做法在7月29日召開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二季度調度會上被生態環境部專家給予充分肯定。
四是持續推進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工作。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查明的污染地塊及日常監測發現的存在隱患的重點企業和垃圾填埋場為主,持續推進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目前4家關停企業地塊中,3家正在進行詳細調查,1家正在開展初步調查。涉及地下水超標的1家垃圾填埋場正在開展詳細調查。對2021年試點開展的全市所有危廢處置場、50%垃圾填埋場地下水監督性監測數據及85家土壤重點監管單位自行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并向存在地下水超標風險的企業發出預警函,要求相關單位對超標原因進行分析并規范建設地下水監測井后重新開展地下水監測,對發現存在人為污染的開展詳細調查和風險管控。
五是謀劃開展天然氣開采采出水回注井周邊環境狀況調查。在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的指導幫助下,分別于5月和7月兩次在蘇里格氣田從天然氣開采、處理、采出水回注、巖屑及壓裂返排液處理等全流程進行現場專題調研,目前正在編制天然氣開采采出水回注井周邊環境狀況調查實施方案,擬于近期報自治區申請納入自治區和中央資金貯備庫。啟動天然氣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立法工作,目前條例草案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正待市人大第一次審議會審議。
來源: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