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邢臺市統籌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治理,不斷加大河湖保護治理和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力度,扎實推進河湖‘四亂’整治、河湖岸線管控、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智慧河湖等工作,推動我市河湖面貌根本好轉。”邢臺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尼文波說。
據了解,《河北省河湖保護和治理條例》實施以來,邢臺市認真落實河湖保護名錄制度,市、縣水務部門根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和《河北省河湖保護名錄編制標準》,組織人員力量對全市域內河湖進行全面細致梳理,編制形成了市、縣級河湖保護名錄,邢臺市共有178條河道(渠)納入河湖保護名錄。
今年以來,邢臺市水務局緊緊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總體目標,聚焦河湖亂堆、亂采、亂占、亂建等“四亂”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先后組織市、縣水務部門和鄉鎮先后開展3輪全面排查整治,共排查整治“四亂”問題285個,“四亂”問題呈明顯下降趨勢(2019年610個、2020年673個、2021年348個),河湖面貌明顯改善。
如今,通過大力實施生態補水,邢臺市實現“河河有水”。去年以來,邢臺市水務局向全市主要河道以及具備蓄水能力的干支渠、坑塘實施生態補水,全年累計完成生態補水近5.37億立方米,全市21條主要河道均已通水,形成有水河道920公里、水面面積77平方公里,地下水位持續回升,百泉、狗頭泉等泉眼實現復涌。今年,邢臺市謀劃實施了15項“河河有水”補水蓄水工程,一體化推進河道“防洪治理、生態修復、水系連通、補水蓄水、河渠綠化”綜合治理,打造全域河湖庫渠“五縱六橫”水網聯通新格局,全年補水量達到3.2億立方米以上。
目前,邢臺市正在組織編制《河湖保護和治理規劃》,注重岸線利用和保護并重、治理與開發相結合,將岸線資源的保護和控制放在突出的位置,根據不同河段的河勢特點和防洪、供水以及水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提出合理控制保護的對策措施,對不適當開發的區域嚴格控制,實現保護中進行開發、開發中促進保護,為河湖保護和治理提供遵循。
此外,邢臺市加強智慧河湖建設,提高河湖現代化管理水平。去年底,依托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邢臺市建成了集河湖汛情監控、水域岸線監控和輸水線路監控於一體的遠程化、可視化、智能化視頻監控系統,主要包括1個市級智能監控平臺+781個前端鐵塔高點紅外高清攝像頭+縣鄉級移動(App)終端,基本實現了全市水庫、河渠和蓄滯洪區等重點水利工程的全天候實時監控,通過平臺智能分析河湖“四亂”問題、非法采砂等問題,及時發布告警信息,大大提高了河湖現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系統建成后,將實現三大功能。尼文波介紹說:“包括防洪減災輔助決策功能,對河流洪水演進、水庫攔洪蓄洪、蓄滯洪區運用等情況實時進行可視化監控,結合水文雨水情監測數據,為精準調度、有效應對、減少洪澇災害損失提供技術支撐﹔河湖管理監測預警功能,全天候監控河湖,對非法采砂、傾倒垃圾、違規建設等問題及時識別、預警,提高河湖監管水平﹔輸水管理監測預警功能,對引江配套工程、引黃線路等實時監控,及時識別預警損害、破壞引調水工程和河渠發生的水污染問題,提高調水輸水風險防控能力。”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