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技術: 在活性污泥法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管理中, 常易出現污泥上浮、活性污泥不增長或減少、產生大量泡沫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往往反映了曝氣池的運行出了問題, 若得不到及時的解決, 將直接影響系統(tǒng)的處理效果, 甚至直接導致處理系統(tǒng)的失敗。所以, 研究解決常見問題的對策, 對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行管理至關重要。
1 常見問題產生的原因
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較多, 但較常出現的有污泥上浮, 活性污泥不增長或減少, 曝氣池產生大量泡沫這 3 類,其出現的原因又不盡相同。
1.1 污泥上浮產生的原因
在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中, 比較容易產生污泥沉降性能不好, 大部分污泥不沉淀而隨水流出, 或者成塊從池下部浮起而隨水漂走, 極大地影響了出水的水質。這種現象的產生既有管理上的原因, 也有設計考慮不周的原因。從操作管理方面考慮, 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主要有 3 種: 污泥膨脹、污泥脫氮上浮和污泥腐化。
1.1.1 污泥膨脹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含水率一般在 99 %左右。當活性污泥變質時, 污泥含水率上升, 體積膨脹, 不易沉淀, 二沉池澄清液減少, 此即污泥膨脹。污泥膨脹主要是由于大量絲狀細菌( 特別是球衣細菌) 在污泥內繁殖, 使泥塊松散, 密度降低所致; 也有由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的污泥膨脹。與菌膠團相比, 絲狀菌和真菌生長時需要更多的碳素, 而對氮、磷的要求則較低。在對氧的要求方面, 菌膠團要求較多的氧( 一般至少 0.5mg/L) 才能很好地生長; 而真菌和絲狀菌( 如球衣菌) 在微氧( 低于 0.1 mg/L) 環(huán)境中也能較好地生長。所以, 在氧量不足時, 菌膠團將減少而絲狀菌、真菌則會大量繁殖。對毒物( 如氯) 的抵抗力, 絲狀菌不如菌膠團。另外, 菌膠團生長適宜的 pH 值范圍為 6~8, 而真菌則在 pH 值 4.5~6.5 之間生長良好, 所以 pH 值稍低時, 菌膠團生長將受到抑制, 而真菌的數量則可能大為增加。根據我國某污水廠的運行經驗, 絲狀菌在高溫季節(jié)宜于生長繁殖, 當夏季水溫在 75 ℃以上時, 常發(fā)生污泥膨脹; 而在水溫降低時, 膨脹發(fā)生的次數減少。因此, 廢水中碳水化合物較多, 溶解氧不足, 缺乏氮、磷等營養(yǎng)物, 水溫高, pH 值較低等都易引起污泥膨脹。
1.1.2 污泥脫氮上浮
當曝氣時間較長或曝氣量較大時, 在曝氣池中將會發(fā)生高度硝化作用而使混合液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 ( 尤其當進水中含有較多的氮化物時) , 此時, 二沉池可能發(fā)生反硝化而使污泥上浮。有試驗表明, 若使硝酸鹽含量較高的混合液靜止沉淀, 在開始的 22 min~90 min 內污泥沉降較好, 再以后則會發(fā)現由于反硝化作用而產生氮氣, 在污泥中形成小氣泡,使污泥比重降低, 整塊上升, 浮至水面。在例行的污泥沉降比試驗中, 由于只關注污泥 30 min 的沉降性能, 所以往往忽略污泥中可能發(fā)生的反硝化作用。
?。保保?污泥腐化
若曝氣量過小, 污水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較長或二沉池排泥不暢,二沉池可能由于缺氧而腐化, 即污泥發(fā)生厭氧分解, 產生大量氣體, 最終使污泥上升。
此外, 除上述操作管理方面的原因外, 構筑物設計不合理也會引起污泥上浮。如對曝氣和沉淀合建的構筑物, 往往會有以下兩點原因會導致污泥上?。?一是污泥回流縫太大, 沉淀區(qū)液體受曝氣區(qū)攪拌的影響, 產生波動, 同時大量微氣泡從回流縫竄出, 攜帶污泥上升。二是導流室斷面太小, 氣水分離效果較差, 影響污泥沉淀。
?。保?活性污泥不增長或減少
在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 有時會發(fā)生污泥不增長或減少的現象, 其主要原因可能有: 第一, 污泥由于上浮而隨水流出。第二,活性污泥所需養(yǎng)料不足, 尤其是進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少。
?。保?泡沫問題
在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 有時會發(fā)現曝氣池中產生大量泡沫,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進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滌劑或其他氣泡物質。泡沫的大量產生, 會給污水廠的日常操作管理帶來諸如影響操作環(huán)境, 帶走污泥等困難; 當采用機械表面曝氣時, 大量的泡沫還會影響曝氣葉輪的充氧能力。
?。?常見問題的技術對策
克服上述問題, 首先必須加強操作管理, 力求嚴格規(guī)范操作, 科學管 理, 盡可能做到預防措施到位, 避免問題的出現; 在此基礎上還要做到當 出現問題后, 立即分析原因, 及時正確地加以解決, 避免對污水廠的正常 生產造成損失。
?。玻?控制污泥上浮的技術對策
?。玻保?污泥膨脹
預防絲狀菌性污泥膨脹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結合進水濃度和 處理效果, 變更曝氣量, 使有機物和曝氣量維持適當的比例。二是嚴格控 制排泥量和排泥時間。
抑制絲狀菌性污泥膨脹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加強曝氣, 使廢 水中保持足夠的溶解氧( 一般不少于 1 mg/L~2 mg/L) 。二是若進水中含有 工業(yè)廢水, 則可能引起 C/N 比的失調。此時, 可根據水質適當投加氮化物 或磷化物。三是在回流污泥中投加漂白粉或液氯以消除絲狀菌, 加氯量 可按干污泥質量的 0.3 %~0.6 %投加考慮。四是調整 pH 值。
?。玻保?污泥脫氮上浮
防止污泥脫氮上浮的措施如下: 一是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時排泥, 以減少二沉池中的污泥量。二是減少曝氣量或縮短曝氣時間, 以減弱硝 化作用。三是減少二沉池進水量, 以減少二沉池的污泥量。
2.2 活性污泥不增長或減少的解決辦法
解決活性污泥不增長或減少有以下 3 種辦法: 第一, 提高污泥沉淀 效率, 防止污泥隨水流出。第二, 加大進水量或投加營養(yǎng)物。第三, 若營養(yǎng) 物少, 則可減少曝氣量, 否則將可能引起污泥的“ 過氧化”; 若營養(yǎng)物多, 則可加大曝氣量, 使活性污泥快速增長。
?。玻?控制泡沫的措施
控制泡沫問題可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 用自來水或處理后的出水噴灑曝氣池水面。此法效果較好, 價格低廉又易于操作, 被廣泛采用。但采用自來水時, 浪費水資源, 采用處理后出水時, 影響操作環(huán)境。第二, 投加消泡劑, 如柴油、煤油等。此法效果也較好, 可采用廢機油等, 價格低廉,但投量較多時將污染水體。從節(jié)約油量、減少油類物質進入水體造成污染的角度考慮, 應慎用此法。第三, 增加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濃度。此法是控制泡沫大量產生的最有效的治本之法, 但在實際運行中可能沒有足夠的回流污泥以加大曝氣池的污泥濃度。
3 結語
在活性污泥法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行管理中, 由于水質、水量水溫的隨時變化以及微生物生長繁殖條件的變化, 再加上操作不當或設計本身存在缺陷, 都可能引起諸如污泥上浮、活性污泥不增長或減少、氣池中產生大量泡沫等問題, 這些問題的出現將直接影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嚴重時將導致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下降, 出水水質變差以至于出水不達標, 使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失敗。所以, 在日常運行管理中,應嚴格規(guī)范管理, 例行檢測需要測定的項目, 加強預防, 避免問題的出現。當問題出現后, 應及時分析原因, 及早正確而徹底地排除, 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