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國市認真貫徹“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要求,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超前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致力打造“小而精、小而富、小而美”的宜居宜業宜游宜養宜學現代化中小城市,為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安徽省唯一的城市風貌特色塑造試點縣,寧國市按照“山水融城、生態宜居”理念,2005年提出了“生態立市”的發展戰略,明確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規劃定位,2008年在全省率先啟動了生態功能區規劃,2010年以來全面加強河湖空間的嚴格管控,在公園綠地建設中嚴格保留原始地形地貌,2014年獲批全省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2017年啟動實施了城西湖水系連通項目,落實“低影響開發”,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得益彰的城市園林景觀。在此基礎上,該市成立以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雙組長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于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編制《寧國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2016-2030)》等4項專項規劃。通過財政投入、項目融資、社會化投入等籌集資金18.4億元,建設西津河生態修復等項目35個。獲得農發行“十四五”戰略合作20億元融資支持,成功引進海康威視、深圳水務等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運維。
針對城市不同片區特點,寧國市按照“強功能、補短板、提品質”思路,全域化推進城市整體性打造,注重城市建設均衡性,致力打造精美城市典范。“十三五”期間,該市總投資160億元實施了城市建設“十大工程”,順利實施內河綜合治理、污水處理廠、水系連通等一批補短板工程。目前,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2.4平方公里,28%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城市水體岸線自然化率達97%,城市河道綠化普及率100%。與此同時,寧國市統籌區域流域、城市、設施、社區四個層面建設,在所有新改擴建項目中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堅決避免“大引大排”“大拆大建”。“十三五”期間,該市共實施水系治理、公園綠地等六大類工程項目178個,基本建成“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會呼吸城市;積極探索海綿城市系統化技術解決方案,2020年8月,該市阿莫斯流體公司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共建海綿城市聯合實驗室,與阿里云簽訂智慧水務戰略合作協議。安徽華普公司兩項技術成果被住建部、水利部納入技術推廣與產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