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船舶水污染物“零排”工作開展以來,重慶海事局以捍衛美麗長江“一零五全三提升”深化行動為抓手,圍繞船舶“零污染”治理目標,堅持船、岸“兩個維度”發力,有力推進完善“船-港-城”船舶水污染物接收體系建設。
船舶污水管路“雙盲斷”技改再攻堅。近日,永川、江津、朝天門、云陽海事處執法人員針對轄區到港船舶認真開展了防污染檢查。執法人員對“鑌港***”“津洲**”“國江***”等輪生活污水排放管路鉛封和盲斷情況、船舶污染物交付情況、船E行使用情況、岸電標準化改造等內容進行重點檢查,向船員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重慶市交通局 重慶海事局關于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的通告》等法規與文件要求。萬州海事處對轄區公務船舶和囤船開展防污染檢查,執法人員提醒各公務船舶單位要切實提高安全與防污染責任意識,嚴格落實公務船舶污染物“零排放”管理措施。巴南海事處通過走訪轄區航運公司,詳細了解公司所屬船舶“雙盲斷”改造進度,要求航運公司積極實施“雙盲斷”技改工作,切實壓實安全與防污染主體責任,共同守護一江清水。
生活污水固定轉岸設施建設再發力。豐都海事處召開以“共建紅色輔港 共促綠色發展”為主題的支部共建活動,倡導共建各方共同落實好“聯學”“聯通”“聯建”“聯動”“聯評”的舉措,有效推動旅游客船生活污水“全交付、全接受、全轉岸”。忠縣海事處召集轄區16個碼頭和2家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召開防污推進會暨“船e行”培訓會,講解“船e行”運維要點并探索解決在推進船舶污染物“船-港-城”全鏈條管理的堵點、難點問題。巫山海事處持續跟進、全力推動轄區所有旅游碼頭開展污染物岸基設施建設,解決旅游客船生活污水到港交付需求。其中,北門客運碼頭擬于9月底完成建設,二碼頭和神女溪碼頭擬于12月底完成建設,九碼頭處于招投標階段。奉節寶塔坪旅游碼頭生活污水固定轉岸設施通過有力推進,目前已成功接入市政管網并通過了功效實驗,旅游客船生活污水轉岸“最后一公里”難題全面解決。
船舶污染物接收過程監管再強化。長壽、巴南海事處深入轄區碼頭開展船舶污染物現場接收及處置情況檢查。執法人員重點檢查碼頭生活污水、油污水等接收設備,要求碼頭進行現場實操,確認污水正常轉岸排放;隨后對正在靠泊作業的船舶“寧騰****”“雙維**”等輪生活污水交付全過程進行現場指導。期間,執法人員向碼頭方強調要提高防污染意識,主動接收靠泊船舶污染物,做到應收盡收,嚴格落實污染物轉運制度,嚴防在轉運及處理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下一步,重慶海事局危管防污處將繼續督導各海事處船舶應急旁通管路和達標排放管路“雙盲斷”防污技改工作,指導旅游碼頭完善“船—港—城”接收體系建設,確保《重慶市交通局 重慶海事局關于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的通告》落實落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