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老河片區核心區三甲屯風景宜人,吸引游客前來攀巖、騎行、徒步和觀光游覽。
置身馬山縣喬老河流域,舉目青山環繞,鳥語花香;漫步在喬老河邊,只見一灣碧水,緩緩流淌。
2019年,南寧市民生工程——馬山縣喬老河流域保護與水環境治理啟動,治理內容包括排污、固堤、清淤,新建人行步道,建設親水平臺,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打造流域內休閑農業旅游景觀帶……
如今,煥然一新的喬老河成為周邊居民健身休閑好去處,更為當地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南寧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治水、建城、為民,穩步推進馬山縣喬老河綜合治理工程。市水利局、馬山縣等各級各部門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突出治理一條河,帶動河流周邊村屯,輻射一個區域,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理念,科學謀劃喬老河片區項目建設方案,全力以赴推進馬山縣喬老河河道綜合治理工作,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當地群眾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助力當地鄉村旅游發展的發力點。
河暢水清岸綠實現鄉村美
紅色步道沿著喬老河畔蜿蜒向前,水岸遍植美人蕉、梭魚草等水生植物,為水景增添生動氣息。
“種植這些親水植物不僅是為了河道美觀,它們的作用可大了。”馬山縣水利局工程建設服務站副站長覃電旭介紹,這些水生植物能降解、吸收入湖污染物質,吸附水中微生物,逐漸恢復河流水生態,還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避免淤泥大面積沖刷進入河道中間,有助于河流行洪。
為改變以前污水入河、垃圾入河的亂象,喬老河流經的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村配備了21名保潔員對村莊和河道進行清理和維護,19個自然屯實現了垃圾清運常態化,有效遏制了河道污染現象。
在保證喬老河河道行洪安全的基礎上,市水利局等部門高標準規劃,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馬山縣喬老河片區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分工期分河段對喬老河流域進行水環境綜合治理,有序開展清河道、治排污、修防滲墻、硬化內堤、搭建人行步道和親水平臺、河道沿岸景觀塑造等。
馬山縣喬老河片區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共分為三期實施,涉及河段長度達6.5公里。第一期為馬山縣喬老河河道綜合治理工程,目前已經完成全部施工;第二期為馬山縣喬老河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古春段),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第三期為馬山縣百善鎮民族村龍河屯河道治理工程,計劃于今年8月開工建設。
發展生態旅游推動鄉村振興
雖是炎炎夏日,前往喬老河畔喬老村小都百景區消暑度假的游客卻絡繹不絕。景區完善的設施和各具特色的民宿民居,讓游客享受到吃、住、行等“一條龍”的優質旅游服務。
近年來,喬老村借力“體育+文化+旅游+扶貧”的“馬山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鄉村旅游,帶領村民吃上了“旅游飯”。而經過河道綜合治理,喬老河流域不僅河道變寬,行洪能力增強,也為當地群眾和游客提供了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喬老河片區”指的是喬老河片區休閑農業項目,位于馬山縣環弄拉生態旅游區,西起白山鎮民族村,東至古零鎮里民村,沿國道355兩側展開,目前建成休閑農業核心示范區達18100畝,重點發展沃柑、葡萄、桃李等水果,以及蔬菜、中藥材和生態養殖等產業。在喬老河片區建設的輻射帶動下,古零鎮旅游產業發展加快,2019年至2020年,古零鎮接待游客335.32萬人次。日益優美的村容村貌、蒸蒸日上的扶貧產業,令喬老河流域的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義。
喬老河流域保護與水環境治理工程還在繼續,為推進河流治理常態化、長效化,喬老河共落實河長22名,其中鄉鎮級河長6名、村級河長16名,設置了8塊河長公示牌。
喬老河流域的變化是馬山縣扎實開展碧水保衛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馬山縣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全面建立縣、鎮、村三級河湖長管理體系,明確河道管理范圍,增強群眾保護河流湖泊的生態環保意識,逐步實現水生態環境改善、河湖水庫永暢長清的生態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