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地處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的最下游,是著名的“洪水走廊”。受上游來水超標及境內污染影響,連云港市地表水環境狀況一直不容樂觀。
十三五以來,隨著連云港水環境治理力度持續加大,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不斷好轉。2020年,連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環境治理工作,市長方偉親自擔任水質最差的國考核斷面鹽河橋市級斷面長,推動水質達標。
近日,《生態環境頻道》記者從該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連云港市6個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Ⅲ斷面比例,雙雙實現百分百的滿分答卷。
去年以來,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通過加強控源截污能力、推進生態修復建設、落實全面排查監測等手段,多措并舉,助力打贏港城碧水保衛戰。
在控源方面,一是控制工業污染,2020年全市新發現“散亂污”企業54家,全部完成清理整治,查處環境違法行為380起。二是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對全市1587家規模畜禽養殖場進行污染治理。三是控制船舶污染,對288艘400總噸以上船舶生活污水實施鉛封管理。截污方面,一是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全市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3。2萬噸/日,新改建污水管網329公里。二是實施鄉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全市55個鄉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進度達90%以上。三是全面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全市1438個行政村已完成949個。
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王學連向記者介紹,2020年,我們市生態環境局與水利部門,一是構建生態水網,大力實施水系連通工程,燒香河、西鹽大浦河等一批河道清淤活水工程建成,疏浚縣、鄉河道615公里,整治村莊河塘826處,建設生態河道10條。二是實施水生態修復,石梁河水庫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加快推進,生態復綠面積超100公頃,4個入庫河口濕地加快建設,新增受保護自然濕地481公頃,新增濕地修復面積1200畝。
在連云港市北郊的大浦污水處理廠出水口,記者看到通過城市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的生活污水,經過預處理、沉淀過濾、消毒除菌等多道工序后,渾濁的生活污水已經變得清澈透明。
光大水務(連云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強向記者介紹,大浦污水處理廠系光大水務中國光大水務下屬污水處理廠,主要承擔連云港市主城區的生活污水處理。自連云港市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行動以來,大浦污水處理廠不斷提高運營能力,為大浦河的水質改善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大浦污水處理廠目前處理規模達到12萬噸/日,連續多年被江蘇省評為優秀污水處理廠。
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王學連處長還表示,下一步,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全市水生態修復建設。把水環境治理、修復,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