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全市污水處理量較2017年增加近30%,平均進水濃度提升了20%以上,城鄉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入江支流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
據了解,張家港市圍繞提升生活污水治理績效、推動水環境持續改善的目標,堅持城市與農村一體,系統治理和長效管護并重的思路,持之以恒推進生活污水高質量治理工作,在圓滿完成高質量城鄉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2018-2020)基礎上,2020年又全面開啟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以“三消除”為底線、“三整治”為手段、“三提升”為目標,全務推進排水達標區創建,年內創建總數達到27個,分別占城區和鎮區建成區總面積的30%和20%以上。
張家港明確,到2021年底,城區建成區60%、區鎮建成區50%以上面積建成排水達標區,高標準圓滿完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示范城市七大類創建任務,2023年率先建成全省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城市。
01
規劃計劃引領。
2019年,張家港編制了新一輪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對近、中期污水廠新建擴建、污水管網互聯互通、污泥處理設施建設、城鄉生活污水收集治理等提出的明確目標。
以規劃為引領,相繼制定了《高質量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實施方案(2020-2023)》,進一步細化明確了生活污水治理和提質增效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為有序推動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02
部門協同聯動。
充分發揮市級部門行業職能優勢,明確由市水務局、住建局、環保局分別牽頭負責開放式小區、封閉式小區、企業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市交通運輸局、衛健委、教育局、市場監督局分別牽頭推進洗車場、醫療機構、學校、農貿市場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各區鎮板塊落實屬地主體責任,統籌推進集鎮區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形成了部門分工協同、市鎮上下聯動的有效聯動機制。
03
強化資金保障。
張家港市分類細化保障城鄉生活污水治理資金,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由水務集團籌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由市鎮兩級分擔,城區住宅小區雨污分流改造資金由市財政、水務集團、城關鎮分類出資,管網檢測修復、長效管護等資金全額納入財政預算。
每年年初,市政府都將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列入全市年度基本建設計劃,明確資金預算和承擔主體,下達有關部門和區鎮落實。
該市還有計劃地將部分污水治理項目列入民生實事工程、市領導掛鉤督辦事項,進一步推動建設資金保障到位。近5年來,全市投入生活污水治理資金40億元。
04
全力精準攻堅。
按照能力提升、突出重點、連片治理的思路,市鎮兩級組織力量對污水處理廠、主支管網以及農村、企業、住宅小區、小散亂排水戶、污水直排口等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分類建檔立卡。針對排查出來的問題短板,全力以赴開展精準攻堅。
2019年以來,全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近10萬噸,尾水排放全面優于太湖流域標準;整治工業企業和小散亂排水戶7000戶;專業化檢測市鎮排水管網2000多公里。先后制定出臺了排水管理實施辦法、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等文件,積極推動污水設施運維管理走常態化、專業化道路,近階段又在積極探索將城區主次道路雨污水管網、所有機關單位庭院和住宅小區排水管網設施統一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維的新模式,努力為今后全面實現廠-站-網-泥-濕一體化運維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