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梧州市按照河長制、湖長制各項任務要求,開展江河湖庫“清四亂”行動,實行水源地保護和污染防治,推進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1月至6月,梧州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全國排名第八、全區排名第二,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狀態。
梧州市位于珠江和西江流域的中心位置,水系發達,河網密布,開展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責任重、難度大。梧州市壓實四級河長責任,嚴格執行巡河制度,持續推進江河湖庫清理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的“清四亂”專項行動,及時發現和協調解決問題。對水利部暗訪發現的十個問題,梧州市落實各級各部門責任,明確時限,加快整改。截至目前,梧州市已完成萬秀區城東鎮扶典村白沙組活動板房拆除、長洲區長洲鎮龍華村下游水邊搭建的兩處彩鋼棚拆除工作。
為鞏固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成果,梧州市水利、生態環境等多個部門定時進行聯合巡查,開展“千噸萬人”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共排查出28個“千噸萬人”級別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已將其中5個列入今年整治工作,解決農業和農村生活面源污染問題。有關部門還加強督促各工業集聚區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運營維護,推行排污許可制度,提前完成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工作,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與監管,開展監督性監測,確保完成自治區下達梧州市“十三五”減排任務。
針對農村治理薄弱環節,梧州市強化農村水環境綜合治理和人居環境整治,在104個行政村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16套,形成每天約1萬噸的處理能力。上半年,全市2151個村莊開展環境整治,共清理垃圾6.5萬多噸,清理亂堆亂放、池塘淤泥、溝渠淤泥等近3000處,拆除廢棄豬牛欄及露天茅廁1300多處,完成農村廁所改造2348戶,初步完成5個整村推進項目,完成10座300人以上村屯公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