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財政統一安排資金,統一對長江江西段和贛江干流入河排污口進行無人機航測。無人機航測加上后續人工現場排查,將摸清長江江西段和贛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底數及其分布,為深入推進長江生態修復整治提供第一手資料。”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負責人介紹說。
使用無人機排查長江入河排污口,是江西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提升環境保護監管水平的有益嘗試。近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印發2020年度03專項及5G工作方案,提出將利用“互聯網 + 監管”系統、在線監控、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利用科學治污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把生態環保服務江西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
方案提出,江西省生態環境系統要結合新一代數據傳輸、污染物監測分析、地理信息、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助力構建全省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實現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智能監測、預警、溯源和輔助決策功能;進一步探索推進5G無人機、5G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移動物聯網等技術在保障贛江下游乃至鄱陽湖整體水環境及生態環境質量管理方面的應用,支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加強運用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建設全省生態環境在線自動監控(監測)數據統一收集、統一分析、統一展示的江西省生態環境物聯網平臺,為物聯數據的全面全量、高效集成提供支撐保障,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物聯網設備監管一體化、可視化、協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