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市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攻堅暨水環境治理推進會議上獲悉,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攻堅和水環境治理極端重要,為保藍天碧水,徐州打出“組合拳”。會議特別強調,對工作推進不力、環境質量明顯惡化、影響全局工作的責任地區、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
全力以赴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現在距離年底還有60多天,各地、各部門已經由“戰時”狀態轉入“決戰”狀態,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攻堅,最大程度拓展空氣質量改善空間。
關鍵詞:重點行業
我市將高質量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嚴把工程質量,嚴格評估監測,鋼鐵企業完成全流程、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實施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治理、大宗物料產品清潔運輸,逾期未完成的由屬地政府實施停產整治;對整合搬遷的鋼鐵企業,執行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并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嚴格落實管控措施。
同時加強工業爐窯大氣污染治理。各地將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系統建立工業爐窯管理清單,依法淘汰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加熱、烘干爐(窯),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水泥行業完成氮氧化物深度減排,爐窯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于100毫克/立方米,玻璃行業熔窯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于350毫克/立方米。
加快燃煤鍋爐整治。重點將加大生物質鍋爐治理力度,加快推進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對于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電力企業,要重點推進無組織排放控制、煤炭運輸“公轉鐵”。
強化VOCs綜合治理。其中,市生態環境局將對VOCs排放量較大的企業,組織編制“一廠一策”方案。市工信局將大力推廣使用低VOC含量涂料、油墨、膠粘劑,推進企業全面實施源頭替代。
關鍵詞:重點問題
今年以來,我市始終堅持鐵腕應對揚塵綜合治理。攻堅階段,各區將繼續實施“1+3”工地揚塵污染監管模式,加強對市區各類工地455套空氣質量在線監控監測設施的日常管理,嚴格落實每天排名并實施差別化停工整治。對新開工的各類建筑工地、拆遷工地等,要按要求安裝在線空氣質量在線監控監測設施,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保證數據正常有效傳輸。此項工作將作為工地開工的前置條件。
我市將嚴格落實交通污染治理。其中,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將加快淘汰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型和重型柴油貨車。強化公安、生態環境、交通、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將頻繁超標柴油貨車納入黑名單,市生態環境局還將大幅增加監督抽測的柴油車數量。市商務局將集中打擊和清理取締黑加油站點、流動加油車,對不達標的油品追蹤溯源,查處劣質油品存儲、銷售集散地和生產加工企業。市交通運輸局則會同其他部門加大對加油船、水上加油站、船用油品等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船舶使用符合標準的燃油。
同時,為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各地將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做到涉氣企業和工序減排措施全覆蓋。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對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嚴格績效評價,確定A、B、C級企業。A級企業可自行采取應急管控措施,C級企業采取更多的應急管控措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期間,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組織力量,持續檢查企業應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對A、B級企業,一旦發現未達到績效分級要求、有違法違規行為、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立即降為C級。
關鍵詞:重點地區
據悉,我市將瞄準“4+2”區域(鼓樓區、云龍區、泉山區、經開區、銅山區、賈汪區),對涉氣工業企業、建設工地、主干道路、堆場、混凝土攪拌站、碼頭、加油站、餐飲單位等污染源組織實施清單化整治,優化渣土車、柴油貨車等的運輸時段、路線。
瞄準重點工業園區,對徐州經濟開發區、豐縣電動車產業園、新沂唐店化工園區等VOCs濃度相對較高且波動大的園區開展精細化排查,進一步鎖定園區內排放量大的企業,實施有效的強化管理措施,切實削減VOCs排放。
更大力度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
在水環境質量治理上,我市將采取更加精準、高效的治理措施,力爭取得更大改善成效。
關鍵詞:治污設施建設進度
把管網建設作為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的核心內容,真正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城鎮污水處理廠達標尾水實行生態凈化處理。抓好園區污水集中處理,全面推動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專業化廢水集中處理和雨污分流設施建設,開展園區污水處理廠水平衡核算,倒逼企業提高運行管理水平。深入開展面源污染治理,逐步減少化肥農藥施用,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全面完成省定年度休耕輪作目標任務。
關鍵詞:抓好突出問題整改
我市將把省、市人大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反饋的20個問題整改放在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牢,確保全部整改到位。同時參照省近期對徐沙河、復新河開展的水質改善專項督查幫扶模式,開展南水北調斷面水質達標市級督查幫扶工作,確保南水北調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關鍵詞:完善區域補償制度
在現行的重點河流水環境區域補償工作方案基礎上,我市將增加重點斷面尤其南水北調上下游跨縣區補償考核斷面,提高補償基數標準,取消抵扣斷面,做到“誰不達標誰就補償”,通過經濟手段,進一步倒逼區域污染物減排和水環境改善。
關鍵詞:飲用水源地排查整治
各地將按照“劃、立、治”的要求,抓緊開展鎮村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沒有劃保護區的要抓緊劃,沒有確界立標要抓緊確立;已經劃保護區、確界立標的,要全面深入排查違法違規問題,“一源一策”推進整改落實。同時,對縣級及以上水源地實行“回頭看”,防止問題反彈。
關鍵詞:城市黑臭水體整治
市水務局將把控源截污放在首位,暢通城鎮水循環體系,逐步恢復生態堤岸,統籌外圍河道支流水污染治理,年內市區、銅山區、賈汪區建成區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市生態環境局做好黑臭水體跟蹤監測,防止返黑返臭。
同時,市交通運輸局、生態環境局將深入推進非法碼頭整治,加緊實施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聯合監管和聯單制度,實施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
推動污染防治工作見真見效
為強化執行力,會議前調,各地各部門必須爭分奪秒抓治理,毫不松懈抓管控,全力實現大氣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各項目標任務。
關鍵詞:嚴格執法
生態環境部門將保持執法監管的高壓態勢,持續開展不間斷的執法夜查、突查、互查和節假日檢查,加大重點企業檢查、巡查的力度和頻次。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等手段,強化排污者責任,依法嚴懲重罰環境違法企業,有效提升企業自覺治污、自覺減排、自覺守法意識。
并通過企業關鍵生產和治污設施用電量數據智能分析預警,為環境執法人員日常監管和非現場執法提供技術支撐,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對違法違規企業采取霹靂手段的同時,也將加大對環保守信企業的保護力度,對信任保護企業壓減檢查頻次、給予政策扶持、落實應急管控豁免。
關鍵詞:強化責任
市攻堅辦將承擔好牽頭抓總、統籌推進的職能,發揮好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督查作用,督促黨政領導履責、職能部門履職,推動污染防治壓力層層傳導到位。
各縣(市)區政府將根據全市鎮(街道)空氣質量排名情況,出臺問責辦法。市生態環境局將抓緊制訂縣(市)區水質排名辦法。近期,市里還將在主流媒體公布前三季度水質狀況、不達標斷面與責任人情況,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對工作推進不力、環境質量明顯惡化、影響全局工作的責任地區、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市攻堅辦要提出問責清單報市政府進行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