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黃泥水外溢后,一般會流入管道造成二次污染,或排入內河帶來環境污染。但在那考河沿線多處工地,記者看到,工地內的洗車區域均按照要求建設三級沉淀池,防止洗車產生的污水流入河道。
興寧區城管特勤大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城區城管聯合環保、住建、農林水等相關部門,對工地進行不定時巡查,對工地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同時將一些拒絕接受整改及處罰的工地和企業納入黑名單,有力地打擊了違規亂排污水的現象。
加強排查整治做好源頭管控
“黑臭水體治理是一個綜合系統性工程,雖然黑臭水在河道里,但污染源頭在岸上。要做好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必須從源頭管控、管網收集、河道整治等入手。” 南寧市海綿城市與水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南寧市通過開展系列黑臭水體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降低城市內河沿線點源、面源污染,進行源頭控制。
近期,南寧市有關部門對那考河、良慶河、楞塘沖、那平江4條重點河段流域周邊在建工地進行了巡查整治,發現問題工地49個,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在臨近內河工地水土流失嚴重造成內河污染、吸污車偷排亂排污染內河等。
此外,我市還開展了市區“小散亂污”清理整治工作,建立市區“小散亂污”企業整治清單。重點排查整治內河、流域沿岸工業企業等污染源,加強流域沿岸排水大戶企業管控,依法嚴查偷排偷放、超標排放、數據造假、私設暗管等違法行為。
同時,對城市內河沿岸藍綠線范圍污染源進行整治,對已排查的污染源落實責任制,限期進行整治;堅決取締無污水處理能力的小工廠、小作坊,堅決清理沿河違建、畜禽養殖;全面推進內河上游河道(含支流)沿河污水收集進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畜禽養殖環境管理,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被查獲的污染源須限期整治
今年以來,我市加強對污染源開展排查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小散亂污”企業排污排查整治方面,全市共排查企業364家,開展整治316家,完成整治140家。
在沿河畜禽養殖排查整治和村莊污染源排查整治方面,內河沿岸1000米范圍內的666家非法養殖戶已全部取締,涉及養殖豬4.87萬頭。
在經營性場所、單位及公共設施排污排查整治方面,已完成對農貿市場等場所排污情況的排查,對未按雨污分流要求亂接亂排污水的場所,行業主管部門或場地管理部門組織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754個;嚴抓衛生醫療機構排污排查整治,對全市2048家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排污排查整治,發現直排單位3家,已全部完成整改。
在建筑工地黃泥水排查整治方面,累計檢查工地735個,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85份、停工通知書31份,向執法部門移交違法線索和證據20個。在沿河環境衛生整治中,至7月底共清理岸線垃圾1.42萬噸、打撈水面漂浮物4029.72噸、清理菜地44.15萬平方米。
對已經排查的污染源,加強落實責任制,限期進行整治。
我市還將以那考河流域為試點,探索實施水污染民事公益訴訟,將水污染防治工作向法制層面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