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系列管理措施,我市水環境質量得到較大幅度改善。日前,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今年1至4月,我市優良水體比例為50%,劣V類水體比例為15%,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今年是污水治理的深化年,我市將采取“五大招”──除劣、治污、消黑、保源、建制,全面進行水污染防治,確保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
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管理處副處長趙文喜告訴記者,我市全面進行水污染防治,2019年年底,消除獨流減河、青靜黃排水渠、付莊排干、荒地河、大沽排水河5條入海河流劣V類水體。深化“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農業農村污水”三水治理,重點推動完成18個氮、磷排放重點行業超標企業整治;建成咸陽路、東郊等污水處理廠,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加快農業農村廢水治理、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鞏固已治理的25條建成區黑臭河道成果,完成下塢泵站干渠黑臭水體整治,2019年完成建成區外40%黑臭水體治理主體工程建設。嚴格水源地保護區監管,繼續開展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定期開展排查整改。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管理,繼續實施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健全公開約談、考核和問責機制,保持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的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