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谑续單蚕獫竦厣鷳B系統建設工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今年7月,這里將建起景觀棧道、親水臺階等設施,附近居民可在家門口賞水景、觀白鷺。

鴨尾溪水環境治理前后對比。
治理黑臭水體得找到“病因”
3年前,鴨尾溪曾是??谟忻暮诔羲w。因多輪治理無果,2016年2月被媒體點名曝光,在當地引起了極大震動。同年4月,??谑袉映菂^內31個水體治理工作,其中,美蘭區內鴨尾溪、白沙河、東坡湖等10個水體治理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由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原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勘測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水珠江)承擔。
“黑臭水體治理就像醫生治病,醫生治病基于術前身體檢查查找病因,提出治療方案。黑臭水體治理也必須通過扎實的管網(污染源)排查找出原因,才能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中水珠江生態環境院環保設計室主任工程師胡和平清楚地記得,2017年9月7日凌晨,經過通宵摸排,他和團隊找到了三個重大溢流排污口,扭轉了初期治理不見起色的局面。
“包括鴨尾溪在內,我們在這10個水體的管網(污染源)排查中,發現了許多雨污水管錯接、混接、亂接等不規范排水行為和管道功能性缺陷、結構性缺陷等問題。找到源頭以后,該執法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該上整改工程的我們也采取了措施。”胡和平表示,針對不同排污口特性,中水珠江提出了清污分流、污水溢流管控、泵站降水位、凈水站降水位4種截污納管方案,并對市政雨污水管網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解決了控源截污的難題。
3年內,鴨尾溪截污、清淤、水生態修復和活水保質等工程相繼建成并投入運行。監測數據顯示,自2018年3月至今年4月,鴨尾溪水質一直穩定維持在Ⅲ至Ⅴ類水平。

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施工現場。
不僅要水清,還要能“親水”
水質提升了,可岸邊雜草叢生、水陸不通,市民“知水清卻不能親”,豈不可惜?今年??谑刑岢隽?ldquo;治水成果全民共享”,鴨尾溪啟動生態濕地建設。
“我們的理念是讓鴨尾溪回歸到自然的屬性,塑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空間。”中水珠江生態景觀室副主任王英杰介紹,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為鴨尾溪修筑多個休閑平臺,建設了水上環形棧道。因水不深,在棧道上不設欄桿,人可以直接接觸到水。同時工程清理了岸邊的垃圾場和附近醫院的吸煙區,同時在該區域設置多條無障礙通道,加寬醫院一側棧道,保證賞水的安全。
鴨尾溪水中和岸邊將種植大量適宜本地氣候環境的紅樹與半紅樹植物,以加強凈化功能,保持生物多樣性,水下多孔的火山石也有利于小魚小蝦棲息。王英杰補充道,“我們在鴨尾溪上還發現了白鷺和花栗鼠的棲息地,所以棧道的設計避開了這些區域,并增加島嶼、光灘,方便鳥類捕食、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