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全市河道整治持續推進,3158條段河道消除黑臭,實現2018年底全面消除黑臭的目標,全市河湖劣V類水體比例從38.7%下降至18%。今天上午,全國人大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在滬啟動,據透露,2018年上海生態環境部門共查處涉水違法案件920余件,處罰金額1.95億元。

圖說:市民游客在景色如畫的河畔春游拍照留影。
“十三五”以來,上海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明顯,主要河流斷面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平均濃度均呈明顯下降趨勢,2018年分別為4.6、0.94、0.206毫克/升,較“水十條”基準年2014年分別下降18.4%、67.3%、41.2%。2018年,259個主要河流斷面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76.7%,較2017年上升17.6個百分點。259個斷面中233個實現達標,達標比例為90%,完成年度目標。Ⅱ~Ⅲ類水質斷面占27.2%,Ⅳ~Ⅴ類斷面占65.8%,較2017年分別上升4.0和7.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占7.0%,較2017年下降11.1個百分點。其中,20個國考斷面全部實現水質達標,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為90.0%,無劣Ⅴ類水體,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2018年環保約束性指標要求。
據介紹,上海水環境領域執法全面加強,生態環境、水務、交通等部門全面依據水污染防治法,加強水環境領域行政執法力度。2018年,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共查處涉水違法案件920余件,處罰金額1.95億元;強化與公安、檢察等部門的合作,建立健全行刑銜接機制,全年向公安部門移送行政拘留23件、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38件,嚴厲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2015年以來,全市共移送涉水行政拘留案件44件,移送涉嫌污染水環境犯罪案件105件,震懾作用有效發揮,一些重點領域的水污染問題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