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市政府就全市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工作情況向市人大常委會作了匯報。
10個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
報告顯示,我市近年來不斷加強水源保護,黑河金盆水庫水源地等10個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均已完成劃定工作。通過生態環境部現場督查和我市自查,共發現市級水源地環境問題85個,縣級水源地環境問題5個。去年9月中旬,省水源地督查組交辦我市問題17個。截至目前,市級水源地需要在生態環境部銷號的85個問題和省水源地督查組交辦的17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治。
參照今年市級水源地整治方法和標準,藍田灞河縣級水源地5個問題的整治工作已提前啟動。我市還例行開展城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月度監測和全分析監測工作。2018年,西安市轄區范圍內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均達標。
在強化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大黑臭水體整治,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計排查水體3339處,建立排查臺賬3339份。目前,我市確認的21條黑臭水體已按照整改方案完成近期整治目標,實現初見成效。全面落實湖長制,全市140個湖泊、水庫、陂塘實現“湖長”全覆蓋。
我市還建立了渭河水污染防治領導約談管理機制,對轄區水體水質多次超標的區縣、開發區實行領導約談。對轄區水體水質已達到臨界值但未超標的區縣、開發區實行斷面預警。近年來,共下發預警函60余次。通過約談預警,解決了一批突出的水污染問題。同時出臺了西安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辦法,對全市20個區縣、開發區內的32個水體考核斷面每月進行監測考核,當考核斷面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超出規定的污染物控制指標時,所在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將被扣除污染補償金,以此促進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認真履職。
初步完成452個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務
我市還在全市范圍內征集篩選節水項目。2018年節水項目總投資約3900萬元,年節水量約110萬立方米,年收集利用雨水約4萬立方米。全市建成再生水處理設施9座,處理能力達到38.5萬噸/日,再生水供水管網總長約158公里(含支管)。截至2018年再生水使用量1.54億立方米,利用率達到18.5%。
在城鎮污水治理方面,截至目前,已建成污水處理廠共30座,投運23座,調試7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310.1萬立方米/日。2018年,全市城鎮污水集中處理量為8.33億立方米,化學需氧量削減量32.37萬噸,氨氮削減量3.52萬噸,達標率為99%。全市23個污水處理廠污泥生產量60.06萬噸,污泥處理量48.98萬噸;西安主城區污泥生產量55.355萬噸,處置量44.28萬噸,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為80%。
在農村污水治理方面,全市初步完成452個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務,農村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從2017年的22%提高到45%,基本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農村污水處理建設與管理體系。
在強化監管方面,我市完成了全市96個水環境點位、40個大氣環境點位、16個輻射、降水、噪聲等點位以及106個揚塵監測點位環境的例行性監測工作,上報手工監測數據8萬余個。
去年我市加強污染防治和環境執法監管,出動環境執法人員32006人次,檢查企業13008家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331家,處罰環境違法企業1150家,處罰金額5438萬元;約談企業72家次;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1件,罰款金額2.2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487件;;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企業60家;移送公安機關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64起,拘留47人;移送司法3起,,有力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近三年來,全市共偵辦環境類案件411起,其中刑事案件144起,刑事拘留160人,批準逮捕36人,移送起訴28人,辦理行政案件267起,行政處罰3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