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設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管網似乎看不見摸不著,但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家里的下水道、馬路上的窨井口、路邊的雨水口……它們通向地下鋪設的大大小小的管道,這些四通八達的管道,對于城市環境來說十分重要。如果系統發生故障,無論是排水管道堵塞還是污水外流、汛期排水不暢,都會造成城市內澇、路面積水等嚴重問題。
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排水管網系統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從即日起,北京市河長辦公室、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排水集團等部門聯合啟動“清管行動”,對北京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新城等重點區域以及重點河段匯水區的萬余公里排水管網開展排查清污,防止有人給管道“添堵”。
目標
水面無垃圾 水體不黑臭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非法排污、垃圾入河已經成為威脅河湖水環境的一個突出問題。為了保證城市汛期防洪排澇安全,有效解決初期雨水沖刷攜帶污染物進入河湖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實現水環境系統治理,從即日起到5月底,市河長辦公室、市水務局和相關單位將聯合開展“清管行動”。
“清管行動”將涵蓋1萬余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新城等重點區域以及重點河段匯水區。將重點對雨水管線內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進行全面疏通;對雨污合流管涵進行全面疏通;對雨水口、檢查井、截流井、攔污坎、入河口內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進行全面清理,基本實現“雨季污染物不入河湖、水面無漂浮垃圾、水體不黑臭”的總體目標。
根據行動計劃,到5月底,“清管行動”對雨污合流管涵以及雨水管線內垃圾、淤泥等污染物的疏通率將達80%至90%。對雨污混接點進行排查、改造治理,目標治理進度率達70%至80%;對雨水口(雨箅子)、檢查井、截流井、攔污坎、入河口內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的目標治理進度率達90%以上。
技術
試點溢流報警裝置
市排水集團主要負責管護中心城區地下排水管網,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此次行動將開展管轄范圍內8000公里的雨水干、支管線疏通、雨污合流管涵疏通、雨水口(雨箅子)、檢查井、截流井、攔污坎等排查、清淘工作。該負責人說,進入雨水管線的垃圾主要來自兩個途徑:一是雨水沖刷后垃圾隨雨水進入了雨水口;二是人為偷排偷倒。“小到樹葉、淤泥、垃圾袋,大到建筑垃圾、混凝土塊,從管線里清淘出來的垃圾雜物五花八門。”
在清理前,市排水集團首先要對管道狀況進行排查,對于存積量超過20%的就將啟動清淘。這位負責人介紹,根據管徑不同,管線清淘主要有高壓沖洗、機械疏通、人力淘挖3種手段。為了提高“清管行動”效率,市排水集團今年還用上了“聯合吸污”設備:“高壓水流沖洗管線的同時,吸污車及時抽升泥水混合物,污泥直接運送至專業處理場所,有效防止污水落地的再污染。”
目前,市排水集團已在涼水河、通惠河、南護城河等入河口試點安裝了“溢流報警裝置”,監測污水傾倒、偷排行為。“裝置上有兩個觸點,在非汛期,雨水口本應沒水,一旦有水流經過,觸點之間就會形成回路,將信號遠程傳輸到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收到信號之后,就會去現場查看,及時發現問題。”下一步,市排水集團將結合區域改造需求,逐步增加設備數量。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發現雨水口有雜物或者存在偷排行為等,市民可以通過市非緊急救助中心“12345”舉報,或通過河長APP手機軟件提供管線污染相關線索。
行動
昨夜 誰在向雨水口排污?一瓶紅墨水判定誰偷排
只需要一瓶紅墨水,幾分鐘的工夫,就能立刻查出誰私自將排污管線違規接入了雨水管線。為了配合“清管行動”,市水政監察大隊、市排水集團等單位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整治向城市雨水管道排污以及傾倒垃圾等違法行為。
昨晚8時許,記者跟隨市水政大隊、市排水集團執法人員來到位于十里河橋西側的左安路。左安路南側有一條長約二三百米的餐飲街,沿街聚集著數十家餐館和商戶。馬路邊,隔上幾十米就有一個雨水口,是否存在偷排現象,打開雨水口就能發現端倪。
執法人員將其中一個雨水口打開,發現雨水口內有一根直徑約10厘米的管線正在排水。“周邊這幾家商鋪都有可能私接了管線,我們得一家一家查。”執法人員先選取了正對雨水口的一家餐館,對其后廚進行檢查,結果發現后廚沒有安裝隔油設施。“這個算隔油池嗎?”餐廳老板指著水池下方一個裝著爛菜葉的塑料筐問。“當然不是,看來您連隔油池是什么都不知道。”執法人員邊說邊掏出約談通知單交給餐廳老板,要求其限期整改。
話音兒還沒落,守在餐廳門外的執法人員就發現了新問題。由于懷疑這家餐廳的后廚向雨水口偷排,執法人員用紅墨水驗證。“只要雨水口的那個管線排出染了紅墨水的液體,就證明是這家的問題。”執法人員兵分兩隊,一邊將紅墨水倒入餐廳的一個排水口,另一邊則守在雨水口處。只用了幾分鐘時間,染了紅墨水的渾濁污水果然從管線內排出,執法人員當場拍照取證、取水化驗,并開具了執法通知單。一旦化驗出水質超標,該餐館將面臨1萬到10萬元的處罰。
昨晚,執法人員在左安路檢查發現了5個雨水收集口存在擅自接入的情況,3家餐飲單位存在未設置隔油設施的行為,市水政大隊對上述問題均已立案。市水政監察大隊表示,“清管行動”啟動后,監察大隊將與市排水集團等部門聯動,對重點區域以及私接偷排現象多發的地點進行隨機抽查。
今晨 誰在為管線清淤? 一群“夜貓子”晝伏夜出
今晨零時,大多數人已經進入夢鄉,朝陽區左家莊北街上卻人影晃動。路燈下,市排水集團二分公司運營班班長邸玉廣正帶著六七個工人碼放反光錐桶、支起施工擋板,為清理這條街的地下排水管線做著準備工作。清管工作需要攔設路障、阻斷交通,因此只能在夜間進行。于是,邸玉廣和同事就成了“夜貓子”,晝伏夜出深夜清管。
左家莊北街長約200米,地下排水管線也有200米,對于邸玉廣來說,每一米都不能放過。在昨晚抵達清管現場之前,邸玉廣和同事已經對這條街地下管線情況進行了判斷。“我們在上一次管網排查過程中對管線進行視頻拍攝,在下一次清淘前會拿出錄像來進行分析。”邸玉廣提供的視頻顯示,這條街地下排水管線直徑在80厘米左右,存積物主要以淤泥為主,“淤泥已經30厘米高了,明顯超過了存積量20%的標準。”
清淘地下管線的淤泥比想象中的艱難。邸玉廣先調來一輛高壓水車,伸進其中一個雨水井,對著管線內部進行沖刷。“沖五六分鐘就得停,沖多了淤泥就該往下游跑了。”邸玉廣說,管線的另一頭連著另一個雨水井,有排水工人專門盯著那里,只要看見管線里有淤泥被高壓水槍頂出了五六厘米,就馬上喊停。見淤泥冒了頭兒,在保證地下空間安全的前提下,邸玉廣就要派人下井清淤。由于雨水井下方作業空間的寬度只有1米左右,對于彎腰都有些費勁兒的排水工人來說,只能帶著直徑只有二三十厘米的小桶進入,用小鏟子一鏟一鏟地鏟淤泥。邸玉廣說,一般一個晚上能盛滿10桶左右,兩個晚上才能基本完成200米路段的清淘工作。“由于工人們都穿著厚厚的防水工作服,每次清淤后上來,都是大汗淋漓。”
邸玉廣已經干了9年排水工,專門負責管線清淘,在他從業的這9年里,從地下排水管線里清淘出來的物品不勝枚舉,“瀝青、磚塊、泥漿、化糞池的水,什么都有”,邸玉廣還遇上過管線內有硬化的水泥,“后來用了液壓鎬現場破碎才清淘出來。”
補白
“清河行動”今年重點整治農村小微水體
除了“清管行動”,市河長辦公室、北京市水務局今年還將繼續開展“清河行動”,重點治理農村小微水體,包括農村地區溝道、坑塘、池塘、馬路邊溝等,將實現“無垃圾渣土、無集中漂浮物、無污水排入、無臭味、無違法建設”五無目標,計劃今年4月底,各區完成小微水體的摸底調查,建立臺賬,5月底在政府網站進行公示,年底前,各區完成年度治理任務。
去年5月開始的“清河行動”主要對河道內“垃圾渣土、違法建設”進行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清理垃圾渣土29萬立方米、拆除違法建設49萬平方米、銷號“清四亂”問題臺賬1188個,有效改善了河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