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4日,安徽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科技創新成果展將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會將集中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近年來安徽省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以及在產業創新上具有前端引領作用的產品。對于科技創新能力已躋身全國第一方陣的安徽來說,這場科技“盛宴”將精彩不斷。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此次將在技術創新展區展出備受矚目的水污染預警溯源儀。
近幾年,國家出臺了《水十條》、《河長制》等相關水環境治理政策,加強了水污染源頭治理,將水污染治理責任落實到人。水污染早期預警和污染排放源快速識別是目前國家急需的關鍵環境監管技術。
水污染預警溯源技術是將刑偵中通過指紋查找嫌疑犯的思路創新性地引入水環境治理中,利用水質指紋比對對污染進行快速預警及污染源定位,并基于該技術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污染預警溯源儀。該儀器可識別包括生活污水、印染廢水、電子廢水、石化廢水、焦化廢水、造紙廢水和金屬制造廢水等典型廢水,具有污染實時報警、污染源快速溯源和污染留證的功能,識別準確度高,實現了采樣、測量、清洗、預警和溯源的全面自動化,完成一次預警溯源的時間僅需21分鐘。
水污染預警溯源儀是目前國內外唯一可以在線使用的污染源溯源技術和儀器。據了解,溯源儀目前已經全面產業化,并有效穩定運行7年以上,主要用于飲用水安全保障、跨界斷面污染預警、污染源監管、城市水安全和污染治理診斷等方面。
據了解,污染預警溯源技術已形成全面的技術體系、系列儀器以及系統解決方案,可用于支持國家、省、市、工業園區和各級環保部門,進行污染源和水環境精細監管;支持住建部門監管黑臭水體和城市污水水質預警和偷排監管;支持國家、省、市級水利部門實施河長制,監管河道排放口等;也可以用于智慧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