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中,指出武漢市湖泊水質達標率不高的問題,武漢積極進行了整改。3日,記者隨同市、區環保工作人員查看了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的整改情況。
采取多種方式對湖泊排口控源截污
記者首先來到了三角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現場,只見湖內正進行截污清淤,環保絞吸船將淤泥水不斷抽吸至脫水站處理,人工濕地雛形初現。
該工程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介紹,三角湖面積約3584畝,共有28個排口,分別是4個污水排口、7個雨污混流排口和17個雨水排口。水環境綜合治理主要包括控源截污、建設潛流人工濕地、修復湖泊生態、清淤等內容。項目總投資3億元,今年3月29日開標。
“潛流人工濕地的作用是將湖水通過泵站送至濕地,經過濕地中的濾料和水生植物過濾后排送至湖內,達到生態凈水和湖泊水流循環。”項目負責人向記者解釋,控源截污主要是新建管道將原有污水排口及雨污混流排口排放的污水收集至調蓄池內,經過一定處理,合格水體流入三角湖內,不合格水體泵送至市政管網,而雨水排口流水通過水生植物生態圍隔進行生態治理。
“目前人工濕地主體工程已完成80%,清淤工程完成總量的六成約22萬立方米,控源截污工程完成20%,生態修復工程正在啟動中。”負責人說,工程預計明年7月完工,屆時三角湖水質將上升為四類水質。
全區投資60多億元提升水環境質量
在離三角湖幾公里遠的北太子湖,也采取了建設截污管網、調蓄池和生態草溝等改造方式,進行外源污染源控制。記者看到,容量約2800立方米的調蓄池已基本完工,湖面上漂浮著一些小的生態浮床,上面種滿了水生植物。
“工程今年3月1日進場至今,已完成約70%工程量,爭取于明年2月全部完成。”負責人介紹,經過臨時截污處理及水生態修復,目前北太子湖水質狀況已有明顯改善,10月經第三方檢測公司檢測,大部分水質指標已接近四類水質標準。
記者隨后來到位于漢南區的桂子湖和牛海湖,只見碧水蕩漾、湖邊水草青青,經過今年半年多的整治,工程全部完工,水質已由劣五類轉為四類。
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正分類施策進行全面截污,嚴厲打擊非法排污,系統開展水環境治理。該區組織實施了全區所有湖泊和馬影河的綜合整治項目14個,總投資約61.4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11.13億元。截止目前,全區26個湖泊和馬影河已全部進場施工,所有湖泊除雜、清淤、禁養、固岸等工作也在同步開展。
根據安排,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進駐湖北省時間為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主要受理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進駐期間設立專門值班電話:027-88612010,專門郵政信箱:武漢市A77841郵政信箱。督察組受理舉報電話時間為每天8: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