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惠城區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何小冰上線市民連線欄目,就惠城區問題樓盤處置、農村危房改造、黑臭水體整治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與網友進行交流。針對13個問題樓盤,惠城區堅持“一樓一策”,實行處置工作周報制度,對進展過于緩慢或存在重大信訪隱患的樓盤,將進行具體督辦。截至目前,惠城區已完成2083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還有400多戶今年要完成掃尾。惠城區有12條河涌納入“惠州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中,沙墩頭瀝、梅湖瀝已達到初見成效評估標準,河橋水、大湖溪瀝水質改善也比較明顯。
A 關于問題樓盤處置
“一樓一策”處置13個問題樓盤
2012年,惠州市政府成立市區問題樓盤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市房產管理局設立辦公室,專項處置問題樓盤。何小冰說,惠城區作為中心區域,區政府對問題樓盤的處置工作一直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區主要領導為組長,區紀委書記、區政法委書記以及區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區直各職能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問題樓盤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由于城區沒有房管局,因此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城鄉規劃建設局,目前辦公室運作狀態良好。
據悉,惠城區負責包案處理的問題樓盤現有13個,分別為位于橋東辦事處的天景大廈、順景花園、光耀翡儷港;江南辦事處的怡美嘉園、僑光樓、華軒居三期;江北辦事處的雙城國際、昊地喜悅城果;河南岸辦事處的正泰大廈、世貿三期、天璽灣;水口辦事處的純棉時代;馬安鎮的新樂麗苑。
針對這13個問題樓盤,2017年初,惠城區制定了《惠城區問題樓盤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組建了惠城區問題樓盤專項整治行動工作辦公室,進一步推進問題樓盤處置工作。今年,惠城區進一步制定《惠城區問題樓盤專項處置工作方案》,加大問題樓盤處置工作力度,各相關鎮(街道)成立了相應問題樓盤專項工作組,由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擔任組長,成員由各鎮(街道)內部抽調調配組成,明確職責分工和任務要求,辦公室定期會同各專項工作組研究推進處置工作,有序推進問題樓盤處置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堅持“一樓一策”,對13個問題樓盤專門造冊,設立臺賬,并建立了問題樓盤專項工作組微信群,實行處置工作周報制度。為確保處置工作持續深入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梳理問題樓盤的處置進度,對進展過于緩慢或存在重大信訪隱患的樓盤,將報惠城區問題樓盤處置督導組,組織相關人員對專項工作組進行具體督辦,做到有效推進。
經過一段時間的處置,截至目前,13個問題樓盤中,僑光樓、怡美嘉園主要問題已經解決,新樂百匯正泰大廈、天景大廈已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相關問題,昊地喜悅城果、雙城國際北區項目、光耀翡儷港等項目均在市中院立案破產,資產管理人正在按相關程序推動各樓盤問題的解決,專項工作組正積極配合資產管理人做好相關工作。
B 關于農村危房改造
400多戶今年要完成掃尾
農村危房改造是切實改善農村貧困群眾住房條件的一項民生實事,何小冰說,享受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的條件用一句話概括為“農村唯一長期自住危房中的貧困戶”,這個補助條件是沒有發生改變的。為更精準確定改造補助對象資格,惠城區城鄉規劃建設局在爭取市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申請補助的農戶有關經濟狀況(如是否另有房產、是否購有車輛、是否有工商登記等等)進行了進一步核查,及時剔除了一部分不符合改造條件的農戶,確保精準解決農村唯一長期自住危房中的貧困戶的住房安全問題。
補助標準方面,2015年省、市、區的分擔比例是1 .5:1:0 .5,即省補助15000元每戶,市補助1萬元每戶,區財政補助5000元每戶。2016年之后,省級提高了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即分散供養五保戶)的補助標準,在原來的15000元每戶的基礎上,再增加9000元每戶的補助,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其他貧困戶的補助標準不變。另外,對于貧困殘疾人家庭,竣工驗收通過后,區殘聯又另外每戶增發6000元補助。
為確保改造戶改造后的住房戶戶質量安全有保障,惠城區深入危改戶建房點開展現場質量安全巡查和指導監督,對施工中發現的質量安全問題要求及時整改,確保改造后住房符合最低建設要求標準及安全標準。同時,組織鎮(街道)發動轄區內從事建筑行業的工匠參加市住建局開展的農村建筑工匠培訓,引導農房改造農戶優先選擇經培訓合格的建筑工匠或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承擔施工,盡可能選擇施工經驗豐富的建筑工匠承擔施工,推廣使用省、市、區住建部門組織編印的農房設計方案圖集。
根據省、市住建部門要求,用3年時間完成改造任務,即2015- 2017年惠城區要完成所有的改造任務,2018年必須全面完成掃尾工作。截至目前,惠城區已完成2083戶改造任務,還有400多戶今年要完成掃尾。2019年之后省、市不再安排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C 關于黑臭水體整治
明年底初見成效,2020年達到長治久清
對于老百姓來說,大家看得見、聞得見、感受強烈的就是城鎮的黑臭水體。它不僅損害人居環境,還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對老百姓的生活影響是極大的,漂浮物、臭味和令人不悅的顏色不僅會破壞水景觀,還會影響水生態系統,甚至危害周邊居民的健康。
何小冰說,惠城區政府對黑臭水體的整治工作一直高度重視,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惠城區成立了以區主要領導為組長,區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區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城鄉規劃建設局。
惠城區有12條河涌納入“惠州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中,其中區管河涌有8條,分別是沙墩頭瀝、梅湖瀝、高屈瀝、蓮塘瀝、木瀝河、大湖溪瀝、洛塘渠、新民排渠。市管河涌有4條,分別是河橋水、冷水坑水、陳塘河、望江瀝。
根據省、市住建部門要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要在2019年底初見成效,2020年達到長治久清。為確保有序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惠城區制定印發了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明確了整治工作的目標、任務、時間安排及職責分工等內容,整治工作涉及市、區兩級多個職能部門及9個鎮、街。
截至目前,區管的8條河涌中,梅湖瀝、沙墩頭瀝兩條河涌已完成了截污、清表工程,洛塘渠和新民排渠兩條河涌納入區水務局“洛塘渠小流域和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進度的84 .57%,大湖溪瀝(上游段)、高屈瀝、蓮塘瀝、木瀝河等4條河涌納入《惠城區河涌整治規劃實施方案》進行統一整治,高屈瀝、蓮塘瀝、木瀝河正在實施清淤清雜工程,大湖溪瀝(下游段)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已經完成工程進度的73%。
市管的4條河涌中,望江瀝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已經基本完工。陳塘河整治工程項目正在抓緊辦理E P C工程的招投標手續,力爭于2018年11月底前動工建設,冷水坑水、河橋水整治工程待明確實施主體。
今年,惠城區持續開展了黑臭水體流域范圍內畜禽養殖面源污染整治、工業污染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和河岸河面垃圾清理等工作,截至2018年8月30日累計清理流域范圍內非法養殖場244戶,清理生豬23167頭,清理家禽342493只,清理黑臭水體流域范圍內兩岸垃圾及水面垃圾約9573 .5噸。指導種植戶、蔬菜種植基地綠色種植,控制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過量使用,減少流失量,提高利用率,從源頭上減少農業生產垃圾的產生量。通過實施整治工程和開展陸域污染整治工作,沙墩頭瀝、梅湖瀝已達到“初見成效”評估標準,河橋水、大湖溪瀝水質改善也比較明顯。
何小冰表示,惠城區將加快推進水質改善工程,協調整治工程業主單位,合理調配施工時序,高屈瀝、木瀝河、洛塘渠截污等水質改善工程爭取在年底前完成,陳塘河水質改善工程爭取在今年11月底前動工建設,請示市政府盡快明確河橋水、冷水坑水截污等水質改善工程實施主體。繼續做好陸域污染整治工作,按照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協調各有關單位,加大巡查整治力度,持續做好黑臭水體流域范圍內工業污染、畜禽養殖面源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河岸垃圾清理等陸域污染整治工作,并結合每條黑臭水體污染源分布情況,制定陸域污染整治長效工作機制,確保整治工作取得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