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8號臺風“溫比亞”為蘇州帶來了較大范圍的強降雨,市區不少地方出現了積水,位于古城西北角的金閶新城也不例外。但在其轄區內的金閶新城金筑實驗小學卻是另一番景象,地面上幾乎沒有積水。究其原因,是這里的操場、地面鋪設、草坪以及屋頂部分,實施了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程。
2016年,蘇州被列入江蘇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根據規劃,蘇州確立了各類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56個,并嘗試以“凈化、蓄滯”為主,兼顧“滲、用、排”等功能需求。其中,姑蘇區金閶新城轄區內就有28個,計劃在今年底全部完工。
□蘇報記者管有明
56個“海綿項目”金閶新城占一半
雨水下到地面,經過透水鋪裝和透水混凝土的初步凈化之后,排到綜合管網。綜合管網的末端設置雨水回收裝置,對收集的水進行處理和凈化,然后再用到綠化、道路清洗和水池補水。整個過程就像海綿一樣“呼吸吐納”,雨水不但沒有成為積水,還得到了重新利用,這便是“海綿城市”的原理。
根據《蘇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5~2020年)》《蘇州海綿綠地系統專項規劃》《蘇州市海綿城市試點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蘇州確立26.45平方公里區域為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包括道路、學校、公園、社區等各類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56個。其中,金閶新城作為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先行者,承接了28項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任務。
今年是我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的收官之年。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完成金筑實驗小學、長涇廟街朱家灣街等項目6個,在建項目40個,剩余10個項目正在進行概算評審、施工招標、施工許可辦理等工作,爭取項目早日開工。
兩個校區開展項目試點建設
在56個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中,涉及小區的有5個,金閶新城的富強新苑、富強新苑東區榜上有名。其中,富強新苑建于2006年,富強新苑東區建于2008年。這兩個小區建筑密度高,綠地退化現象嚴重,地面不透水面積大,雨水控制能力不足。另外,小區內仍有部分雨污混接,雨水排放基本依靠地面徑流,控制措施有限,若遭遇短時強降雨,極易引發局部積水。“每年的黃梅天,只要下雨時間一長,小區路面就有積水。雨大時,積水甚至還有可能流進車庫。”家住富強新苑東區17幢的俞根龍說,現在地面鋪裝的很多磚塊因為年久松動,一不小心下腳重了,就會濺得一身泥漿水,讓人十分惱火。
據悉,金閶新城多次邀請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蘇州園林設計院等單位的專家,對富強新苑和富強新苑東區的海綿城市建設方案進行論證,最終確定了方案。根據該方案,這兩個小區在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時,將結合“戶外、自然、健康、鄰里、舒適”等因素,綜合采用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轉輸型植草溝、雨水調蓄設施、管道調蓄系統、景觀水體生態化、停車場改造等,合理配置綠地、植物喬灌草,增強大小海綿雨水截流、滯留能力,優化小區與周邊雨水系統的銜接,注重生態保護與景觀提升的有機結合。目前,這兩個小區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已完成方案設計和概算編制,即將啟動標底編制及招標工作。
社區將建“海綿項目”志愿服務隊
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對富強新苑和富強新苑東區意義重大,但在接下來的建設期間,免不了要動工開挖,可能會對小區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如何讓居民清楚地了解海綿城市,進而理解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不便,富強社區“第一書記”金振華的作用至關重要。
三個多月前,金閶新城經過層層遴選,向姑蘇區委推薦新城建設局的金振華掛職到富強社區任“第一書記”,全方位服務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金振華上任后,積極參與、配合、引導設計和勘探等前期參建單位的工作。同時,他還不斷加強與居民溝通交流,收集整理居民對改造的建議。“下一步,我計劃動員社區黨員、居民志愿者,組建一支社區海綿城市建設志愿服務隊,確保海綿城市建設順利實施。”金振華說,成立這支志愿服務隊,就是要通過居民志愿者來做周圍居民的思想工作,進而引導更多的人一起來支持并參與小區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目前,金閶新城范圍內實施或準備實施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還有虎丘濕地公園、金閶新城實驗小學等。這些項目均計劃在年內完成。屆時,金閶新城水循環系統將基本形成,城市內澇問題將極大緩解,轄區人文和自然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