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小區建有中水(即循環再利用的水)處理系統和雨水回收系統,平均每天可處理160立方米的中水和綜合利用955立方米的雨水。”8月13日,在昆明滇池明珠廣場一期,云南龍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前來實地調研的全國30余名大學生介紹。
據了解,位于昆明市呈貢新區滇池明珠廣場建設項目凈用地面積為58723.43平方米,綠地面積為14888.24平方米。按照昆明城市建設要求,該小區需建設有中水處理系統和雨水海綿城市建設工程。
“僅僅中水回收每年便可節約水費約19萬元。”項目建設方云南龍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肖佩林表示,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水處理工程設計、施工、環保設備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高難度廢水處理以及海綿城市建設、中水回收等業務。滇池明珠廣場一期處理后的中水水質達到了城市雜用水景觀用水標準,廣泛應用于該小區綠化澆灌、道路沖洗等。而雨水海綿城市利用設施有綠地、地下室頂板濾水系統、滲排水一體化管網等,旨在入滲回補地下水,讓城市像海綿一樣會呼吸,同時達到錯峰排放緩減城市雨水管網排放壓力。
對此,來自北方工業大學的強宇歌為小區的中水處理系統點贊。“值得其他城市借鑒學習。”她表示,中水處理充分利用了水資源,并減少污水直接排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對于昆明這個淡水資源較為缺乏的城市來說,可以緩解水資源不足,防治水污染,更好地保護環境。
而來自廣東工業大學的大二學生熊東對昆明的海綿城市建設很感興趣。“來昆明后發現這里的自然條件、氣候等都非常適合居住。這樣的雨水回收系統可以將雨水儲蓄起來并涵養水土,一方面減輕了城市排水壓力,減少城市內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讓城市更綠色、生態、宜居。”
記者了解到,由昆明市政府聯合團中央學校部共同主辦的“青春致昆明 筑夢新時代”全國大學生百支隊伍暑期實踐昆明行活動自8月7日啟動以來,共有來自包括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全國各大知名高校近600名學生,在昆明各縣區參加“紅色記憶”“活力昆明”“文化昆明”“脫貧攻堅”“綠色發展”5大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暑期實踐活動為期10天,調研昆明海綿城市建設為其中的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