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效果您滿意嗎?自今天起,市公用事業局邀請社會各界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內澇防治和黑臭水體治理效果予以監督,監督電話為66602381。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公示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區域內城市內澇防治和黑臭水體治理效果的通知》要求,市公用事業局現就我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內澇防治和黑臭水體治理效果進行公示,并邀請社會各界對有關建設成果進行監督。公示時間為2018年8月1日至9月15日。
記者了解到,經過海綿城市建設,我市試點區域內城市內澇防治有了明顯改善。按照城市排水防澇標準,在30年一遇、171毫米/24小時的降雨量條件下,13處路段(口)通過實施道路雨水箱涵新建、道路收水設施改造及周邊道路、小區、綠地海綿化改造,實現居民住宅和工商業建筑物底層不進水、道路中一條車道的積水深度不超過15厘米的要求。其中,經十一路電視臺前、馬鞍山路英雄山人防商場前、二環南路興隆橋、二環南路電專門前、英雄山路萬壽路路口、英雄山路興濟河橋、馬鞍山路、英雄山路、千佛山西路、千佛山東路雨后可快速排除雨水;馬鞍山路山東大廈門前、濟大路西頭、興濟河小區五區西側道路與萬壽路路口雨后僅需半小時即可排除雨水。
試點區域7條河道經過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已實現水體不黑不臭目標。試點建設期間,我市對四里山邊溝進行截污納管、河道清淤、污水處理,對玉繡河進行截污納管、河道清淤、活水補源,對歷陽河進行截污納管、河道清淤、雨水攔蓄、活水補源,對興濟河進行截污納管、生態治理、活水補源、生物滯留,對十六里河、石青崖河、搬倒井河采取了河道拓挖、截污納管、清淤疏浚、生物滯留措施,收獲顯著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