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仙女湖區河下鎮垱頭村,在村口低洼處,一座新建的污水處理站格外打眼。隨同采訪的區城鄉建設交通局干部傅春雷習慣性地用雙手在污水處理站出水口捧起一捧水聞了聞后說:“這水經過處理后,變得很干凈了,味道也沒有了。”像垱頭村這樣看得見、摸得著治理水環境的變化,在仙女湖區將來會隨處可見。據了解,仙女湖區將在環湖34個村莊、沿孔目江104個村莊全面推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近年來,仙女湖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加大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提升生態保護水平,讓江湖清水潤澤渝鈐兒女。
抓住源頭深化監管
為行之有效抓好仙女湖和孔目江兩個飲用水水源地監管,該區強化源頭防控,深化過程監管,切實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扎實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專項檢查行動,全面整治保護區內各類違法建筑和排污口。截至目前,該區共清理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拆除保護區內57個違法違規項目,取締保護區排污口6個。并在昌山廟水域建設大型濕地生物濾床和生態護坡岸等,設置水面垃圾攔網。
“大”處著手保護水質
為保護生態環境,該區關停轄區內所有畜禽養殖場,水庫山塘全部退出承包養殖,完成轄區內工業污染廢水整治工作。同時,在環仙女湖的后元村、洋田村建立多個人工凈化濕地,通過建設雨污分流管網,收集農村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濕地進行凈化。
今年,該區計劃建設農村污水處理站9個,污水經過處理以后,高于城市的污水處理廠的一級B標準,達到一級A標排放。
大興“土木”修復生態
為保護一湖清水,該區采取修筑圍堰、打造湖濱人工濕地、擺放生態浮床等方式,努力恢復仙女湖湖內的水生植被及生物多樣性,提高湖泊自凈能力。目前,已對鈐陽湖1.6km河段及入湖湖灣進行生態治理,對厭氧底質進行生態清淤與無害化處置,降低磷等污染物釋放。同時,對該湖區2m以內的水域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構建生態濾場50公頃。對舞龍湖的北部湖灣和洋田灣、花園灣、中心碼頭湖灣等湖灣及其沿岸污染點采用污染截留、生態構建等技術進行污染控制與水質改善,構建水質修復體系。對位于核心湖區的九龍山河等入湖河流進行河道生態清淤、邊坡生態整治、河岸交錯帶生態修復、復合人工濕地凈化系統構建、物理生境構建、河道食物網恢復、水面垃圾攔網等綜合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