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水污染防治攸關全局。特別是占全省水資源量的3.5%,卻承載了全省25%人口和30% GDP的沱江流域,更是我省水污染防治的難點和重點。
發布會上,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用啃“硬骨頭”來形容我省整治沱江流域水環境的決心和舉措。今年上半年,沱江流域16個國控斷面中,水質優良的9個,優良率達到56.3%,是去年同期優良率的4倍多。
“但我們不能盲目樂觀,水污染問題稍一疏忽就會反彈。”于會文說,作為長江上游地區,我省要保證一江清水向東流,確保2020年沱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總體達標,全流域劣V類水體基本消除,就必須解決好誰來干、怎么干的問題。
去年以來,省委確定,在沱江流域由省領導擔任省級河長,流域7個市的市委書記擔任各市的河長,各部門整合資源精準發力,從頂層設計上解決了“誰來干”的問題。省環保廳聘請4位院士和10余位專家成立沱江流域專家顧問團,對流域內主要河流(包括支流)沿江踏勘,確定河流污染類型,精準制定并實施治理方案。我省還在沱江全流域實行“特別排放限值管理”,出臺《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組織專門力量成立沱江流域環境研究所,為沱江水污染防治把脈問診。同時,發揮省環保督察辦、三大戰役辦總協調總調度的作用,加大執法檢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