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記者從山東省地礦局獲悉,按照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要求,山東省地礦局日前出臺《山東省地礦局關于參與實施全省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的意見》,主要突出生態治理和綠色勘查、清潔低碳能源資源勘探開發、水土污染防治、海洋地質調查評價、地災防治、礦山環境治理等七項工作。
在清潔能源勘查開發利用上,重點開展淄博和菏澤地熱田綜合調查評價、魯北砂巖熱儲地熱尾水回灌試驗、典型社區地熱供暖示范工程、地熱勘查技術規程編制等工作,以及重點縣(市)淺層地溫能資源調查評價、開發利用和監測網絡建設。查清膠東干熱巖資源狀況,開展濰北及濟(寧)菏(澤)地區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開辟我省清潔能源新基地。開展石墨、鋰、鈷等能源原料礦產的調查、研究,支持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積極與涉海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參與可燃冰資源調查和應用技術研發。
在黑臭水體治理上,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開展大比例尺地下水污染調查,以地表流域或水文地質單元為單位,詳細查明地下水污染源、污染途徑以及污染元素,總體掌握全省地下水污染情況。對省內重點化工聚集區及周邊地下水污染狀況進行詳查,并實施治理工程。選擇典型地段,開展不同污染類型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試點,形成污染治理技術體系,修復水體環境,在黑臭水體得到治理的同時實現地下水質量明顯改觀。
結合山東省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做好山東省近海海域基礎性、戰略性地質調查和大比例尺海島地質礦產調查、海域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在應急供水、清潔能源勘查開發、山體修復、地質環境治理與保護、海洋地質調查等領域,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全面參與長島山水林海城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在水源地調查評價上,查明地下水資源潛力,復核保護區范圍,協助環保、國土等部門制定水源地保護規劃和環境修復方案。開展應急水源地調查、儲備,深入實施17城市應急水源地與優質地下水資源保障工程。開展基礎水文地質調查,繼續在沂蒙革命老區及膠東半島等嚴重缺水區開展1:5萬水文地質調查,圈定一批優質富水地段,解決缺水地區群眾飲水安全問題。
在土壤污染調查方面,全力實施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適時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圍繞危險廢物處置,推進廢棄物安全處置地質工作積極參與實施礦山環境治理項目,推進全省1329處關停露天開采礦山的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加大自然保護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排查力度,逐步加密全省78個自然保護區地質環境監測點,提升監測手段,擴大監測范圍和監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