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在大力宣傳濕地的重要功能、多重效益和保護濕地的重大意義,提高群眾濕地保護意識,形成愛護濕地、保護濕地良好氛圍的同時,不斷加大濕地保護和恢復工程建設力度,強化濕地保護管理,積極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淮南市積極籌措資金,加強濕地公園建設,采取湖底清淤、污染控制、濕地植被恢復、生態保育區養護等措施,全方位多層面對濕地公園進行保護與治理,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實施了《焦崗湖濕地生態修復與示范》項目,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焦崗湖濕地公園建成了千畝荷花淀、萬畝蘆葦蕩。泥河濕地公園、鳳凰湖濕地公園完成了界碑、界樁、宣傳牌和警示牌設立工作。積極開展河岸植被恢復,建設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1800畝,其中焦崗湖環湖林帶400畝、淮河防護林500畝,瓦埠湖水源涵養林600畝,高塘湖水源涵養林300畝。淮南市強化采煤沉陷區治理,實施了22平方公里的“泉大”資源枯竭礦區生態修復,對大通采煤沉陷區進行生態修復,該項目已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為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對八公山區、謝家集區采煤沉陷區進行植被恢復,造林600余畝,開展淮西湖濕地保護建設,目前正在申報淮西湖濕地公園。淮南市開展退耕還濕工程,毛集實驗區為增加濕地資源,將焦崗湖鎮沿湖500畝開墾地納入退耕還濕工程,平整溝堤,引水灌溉,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同時,淮南市還加強濕地環境監測,由市環保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南京湖泊地理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等單位聯合,在焦崗湖建設了環境監測站,對湖區大氣、水質、植被等進行全方位的監測,為實施濕地生態保護工程、改善水質提供了科學的技術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