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降雨給大家伙的出行帶來不便,不過經過海綿城市改造的老舊小區和街道,經受住了大雨的考驗,表現出較強的吸水能力。
在行知路上,記者看到在連日的降水中,路面上并沒有形成大面積積水坑,通過鏡頭可以看到雨水經過路旁的引水槽,全部導入到兩邊綠地中,在綠地中的雨水花園里已經積了不少雨水。魚鱗坑內也蓄滿了雨水。在市委黨校、市林業局家屬院、湟水花園小區內,同樣也沒有路面積水。這些海綿城市試點工程都是在今年完工投入使用的,海綿化改造通過結合老舊小區自身條件因地制宜,采用節流的方法將雨水充分從路面引流到綠地中。并且將原有的雨落管進行改造直接接入綠地,充分利用雨水對周邊綠地進行澆灌。可以看出海綿城市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并且發揮了應有的功效。
西寧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司德勇說:“通過我們剛才看了幾個小區,包括道路也好,目前,已經在海綿工程中發揮了比較好的效果,像咱們示范區內部的一些老舊小區,包括咱們剛才看的行知路,還有林業廳家屬院,在這樣子連續降雨的情況下,已經完全做到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接下來西寧市將會大力推展整個示范區外圍的所有海綿城市建設,力爭我們以后西寧市的建設過程中,在這樣子的降雨條件下,不會產生,大的內澇,對整個西寧市的景觀環境有一個比較好的提升效果”。
看完了街道和小區我們再來看看結合海綿理念建設的公園,在剛開放不久的疊翠園內,紅色的透水鋪裝與綠色的植物在雨中顯得格外鮮艷,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穿梭在公園內隨處可見海綿化改造帶來的福利,一座座雨水花園內流淌著潺潺雨水,一個個下凹綠地內蓄滿了積水,然而在人行道上卻沒有過多積水,這些都得益于海綿理念的融入。2018年是我市海綿城市改造的收官之年,也是攻堅之年。目前整個海綿試點區域內的項目類型,包括山體、水系、老舊小區,內澇點治理等,已經全面按照計劃有序實施,越來越多的市民也將享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