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市海綿辦獲悉,我市出臺和修訂了一批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其中規劃標準1項,設計標準8項,工程建設標準6項,材料及產品標準3項,運營維護標準1項。此次進行標準的出臺和修訂,是根據國家海綿城市試點驗收的要求,對我市試點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會進行總結,為南方豐水城市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可參考可復制的樣本。
2015年我市躋身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國家試點市。經過3年的試點探索,我市在黑臭水體治理、合流制來水的生態化處理、城市排水管網非破損修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受到國內很多城市的推崇和借鑒。在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材料及產品、水質水量監測、運營管理等方面積累了很多實踐經驗和第一手資料。記者在一系列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中看到,我市對植草溝、下沉式綠地、生態濾池、綠色屋頂、雨水收集等海綿設施技術都做出了詳盡的規定和要求,特別是《常德市海綿建設技術導則》《常德市海綿建設設計導則》《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施工指南》《常德市海綿設施運行維護手冊》《佛甲草應用屋頂綠化技術要求》《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效果評估驗收辦法》等規范和標準實用性操作性很強,非常具有指導性。
據中規院相關專家介紹,常德這些標準的出臺與修訂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進一步推廣實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特別對于豐水性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很有借鑒意義,有些標準還可以作為亮點向國家部委重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