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大地江河秀
——岳陽市用“一線工作法”推動“河長制”工作掠影
形象在一線樹立,工作在一線推動。4月11日,岳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和生用一天時間,深入長江、洞庭湖流域巡河巡湖,現場發現問題,交辦限期整改任務。他發出作戰令,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抓緊抓實河長巡河制,打贏生態環境整治攻堅戰。
岳陽頭枕長江,懷抱洞庭,優勢在水,潛力在水,希望在水。岳陽市委、市政府始終高舉“綠色發展”的大旗,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今年,岳陽市委提出“一三五”的發展思路,明確提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強力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和市域重點河湖綜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長制,構建生態發展新格局。
高位推動,自我加壓。岳陽市委書記劉和生擔任市河委會政委,該市各級領導率先垂范,高位推動河長制工作落實落細。3月30日,劉和生主持召開高規格、大規模的河(湖)長制工作推進會。4月9日,劉和生組織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河長制工作,進一步傳導壓力,并明確只要是河長制工作需要的約談問責,一律給予支持。
深入一線,傳導壓力。3月7日,岳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率先在全省開展了年后市級總河長“第一巡”。她在全市河長制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加強人員保障、經費保障,加大工作考核、督查、問責力度,力爭岳陽的河長制工作進入全省先進行列。副市長、新任市河長辦主任李激揚多次巡河,督查督辦各級河(湖)長巡河,深入一線現場發現解決問題。
以河長制促河長治。岳陽市河長辦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有巡河方案、有記錄資料、有問題清單、有宣傳報道、有問題反饋”的巡河“五有標準”,并按照“一單四制”要求落實整改。各地紛紛創新地開展工作,臨湘市推行河長制工作組織機構全覆蓋等“十全法”,汨羅市出臺“十條禁令”……今年一季度,該市市級河長巡河16次,現場交辦問題27個。各級政府部門發現交辦河湖問題500多起,下發督辦令100余件,實現了河長制落地生根。
春風又綠江南岸,長江沿岸整治后的碼頭、砂石堆場,已郁郁蔥蔥。4月11日一早,岳陽市委書記劉和生率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談正紅等領導,沿長江大堤而行,經君山區至華容縣東山鎮天字一號碼頭等地。每到一處,劉和生看得詳、問得細、查得嚴。他叮囑隨行人員,要繼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強力推進工業污染防治等重點工作。要將整治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以農村“空心房”整治為“先手棋”,統籌推進環境治理、農村集中建房、廁所革命等。
當天下午,劉和生乘船深入洞庭湖,實地察看了東風湖混合排污口及碼頭整治等情況。現場交辦問題后,劉和生指出,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關鍵要壓實責任,嚴格執行河長巡河工作方案。要圍繞“湖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推進東洞庭湖濕地等重點地段生態修復,還河湖一片安瀾,還群眾一泓凈水。
“江豚!江豚!”船行至岳陽縣鹿角水域,江豚三五成群追逐著浪花,大家被這群“水中大熊貓”吸引。“江豚多了,這是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的成效。”劉和生深情展望,并要求繼續加大整治力度,進一步鞏固擴大整治成果,健全完善生態保護長效機制,還洞庭湖以寧靜、和諧、美麗。
黨政“一把手”帶頭巡河成常態,帶動各級干群深入一線共防共治。岳陽正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根治沉疴,守護“江湖”安瀾。截至目前,東洞庭湖7個水質監測斷面達標率提升到85.7%,濕地保護率76.6%,越冬水鳥數量創近10年之最,洞庭湖江豚種群穩定在100—120頭之間。
泱泱江湖,浩浩江南。岳陽對水資源的管理與保護,必將換來一湖清水向東流,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