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市河長辦了解到,我市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以基本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為總目標,建立“綜合協調、綜合治理、綜合執法、綜合統籌、綜合推進”機制,突出重點,強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落實,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據了解,我市境內水系有韓江流域、黃岡河流域和楓江流域,目前,全市232條河流、202座大中小型水庫、1個湖泊均列入河(庫)長制范圍。為全力推進河長制工作,我市設立市、縣(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市、縣(區)、鎮(街道)、村(居)四級河長體系,對各河(湖庫)均進行分級分段設置河長,共設立各級河(湖、庫)長1603人,進一步明確責任,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為加強河長制工作管理,我市完善智能系統應用,推進“互聯網+河長制”落實,目前已組織相關人員加入“廣東智慧河長”,并對文祠水實行“智慧河長”管理試點,結合“互聯網+”和智慧城市工作,通過技防手段實現信息化監控管理。
與此同時,我市突出重點,強力推進環保督察整改,全力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楓江流域綜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市第一污水廠提標擴容改造工程、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及污泥處理中心等項目進展基本符合預期。“水岸同治”工作順利推進,至目前,全市共清拆違章構建物約87萬平方米,整治河段622千米。同時,強化部門聯動執法,積極開展打擊盜采河砂、污染源整治和水污染防治等專項行動,去年累計組織各類執法巡查150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5000余人次,實現全片區綜合整治、多治合一,扎實高效提升我市水環境、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