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去年以來,安徽省阜陽市堅持生態發展理念,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水生態環境修復和水資源保護等工作,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7年,阜陽市列入國家考核的淮河魯臺孜段、潁河阜陽段上游、潁河阜陽段下游、潁河楊湖段、谷河阜南段等5個斷面水質年均值全部達標,水質優良率達到40%,較2016年優良率提升1倍。今年1月,列入省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的6個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優良率達到100%,其中3個斷面水質類別提升1類,1個斷面水質類別提升2類,并由此獲得250萬元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補償金額全省最多。
阜陽工業園區管莊路與東坡路交叉口,有一座小木屋,外表看上去不大起眼,然而走進屋內,會發現別有洞天。這是一個小型的提升泵站,無人值守,采用浮球開關,有水就往上抽水,并且還安裝有流量計,顯示水流量。“這個泵站是用來將污水提升上來送入污水管網,以確保最終能夠進入污水廠進行處理。”阜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洪濤向記者介紹。
先前,由于園區一期污水管網建設不完善,導致園區內部分污水無法進入污水處理廠?!陡逢柺兴廴痉乐?017年工作計劃》明確要求,至2017年底,全市省級及以上的工業聚集區,新建、升級工業集聚區,應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做到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按照要求,同時結合專家建議,我們建設了提升泵站,以保證收集的污水能最終進入污水處理廠。”李洪濤說,提升泵站于2017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水流量為每小時36立方米,截至3月底,流量已經達到近9萬噸。
“市環保委辦公室從去年年初就下發通知,督促個別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滯后的工業集聚區,到年底必須做到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市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胡志逵介紹,截至2017年底,阜陽市10家省級工業集聚區全部按照要求完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園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目標。
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加快建設的同時,阜陽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也在持續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投運污水處理廠15座,設計處理能力達60萬噸/日,涵蓋阜城三區、市開發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及所轄4縣1市,其中2017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萬噸、污水管網177公里,已建成的中水回用工程中水日處理能力達13萬噸。
為改善阜陽境內地表水質,阜陽市去年還實施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將阜城20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45條內河(含22條黑臭水體)打包進行系統化、區域化治理。截至去年底,已完成14條黑臭水體“初見成效”的治理任務。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采取一天一調度、一周一匯總的工作方法,全力推進工作開展。在治理過程中,共截堵沿河排污口200余處,并通過實施活水工程等多種手段,最終實現治理任務,4個主要指標也達到了國家黑臭水體治理標準。”胡志逵說。
此外,去年以來,為改善水環境質量,阜陽市將全市禁養區內542家規模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全部關閉或搬遷,同時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截至去年底,全市6514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已有5046家完成配套糞污處理設施建設,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77.46%,高于安徽省下達的69%的考核指標8.46個百分點;還先后與周口市、亳州市、淮南市人民政府簽訂了跨界河流上下游聯防聯控協議,建立定期會商機制,聯合控制水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