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后的巴中市巴河

雅安雨城區上里隴西河

成都雙流白河整治后的面貌

瀘縣縣城段瀨溪河清河清理整治

達州渠江左岸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去年春季,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四川省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進河長制的意見>實施方案》。從此,素有“千河之省”的四川,拉開河長制工作的大幕。
今年,在全面落實河長制的基礎上,湖長制也將在巴蜀大地上全面啟動。在3月22日“世界水日”,我們來回眸這一年四川治理水環境、水生態的歷程。
建骨架
五級河長體系全面建成,掃除河湖管護死角
四川,地處長江上游,是其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上游生態屏障。
巴蜀大地上,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816條。這些河流的總長度為11.17萬公里,接近繞赤道兩圈半。
放眼全國,四川河湖管護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生態安全;審視自身,9100萬四川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日俱增。使命在肩,責任當前,唯有全力推進實施河長制,實現河湖管理保護徹底、全面、系統的變革,才能管理保護好四川河湖。
徹底。河長制體系下,以往河湖管理保護的部門負責制,被地方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取代。變革的背后,是壓力層層加碼、層層傳導。去年初,從省級層面開始,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堅持依法管護、黨政領導、屬地管理、誰污染誰治理誰負責、層級考核,各級黨政負責同志擔任河長……如今,四川大地上,五級河長全部履職到位,每一條河流,每一段河道,都有了自己的河(段)長。各河長的管護范圍、目標、任務、責任全部明確。河湖管護的壓力,被精確傳達到最基層和最底層。
全面。地方黨政“一把手”出任河長,做到一根指揮棒指揮河湖管護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進而,落實好各部門河湖管護責任這個重要任務。啟動實施河長制之初,四川便宣布成立以省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省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小組辦公室成員單位囊括所有的省級涉水部門,做到涉河問題事事有人管、管得好。
系統。看全局,河長覆蓋川內每一條河流;看重點,省級十大河流——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礱江、青衣江、長江(金沙江段)、安寧河、沱江、岷江、大渡河實行雙河長制,兩位河長均由副省級領導擔任;看難點,在去年省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四川省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方案》《2017年河長制工作要點和任務清單》等制度和方案一一出爐,掃除河湖管護新機制運行的死角。
巴蜀大地上流淌了上萬年的河流,就此迎來了新的治理理念,迎來了新的管理措施,迎來了新的管理責任人。截至目前,全省8.34萬名各級河長全部履職。
抓重點
圍繞治污,開展四項行動、分解六大任務
在現實的語境下,河流保護治理的當務之急,是水污染防治。河長制工作實施之初,四川便明確要重拳出擊,全力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項行動。
目標已經鎖定:2020年,全省地表水達到或者優于Ⅲ類水的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1.6%。河流劣五類和五類水質基本消滅,縣城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面達標。
壓力之下,任重道遠。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科學引領和分類施策。
看總體謀劃。河長制實施不到兩個月,四川在全國率先出臺方案。明確各級河長要聚焦加強水資源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執法監督等六大任務,逐一明確各河湖的工作重點和進度要求。此后,四川出臺一系列省級河長制機制文件,全面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項行動。
看水污染防治。去年開始,四川著手對群眾反映突出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一年下來,全省120個飲用水的環境違法問題全部銷號;水污染嚴重流域累計劃定禁養區5895個,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規模化養殖場1.3萬多家,并對1745處規模以上排污口進行規范整治。
看水環境綜合整治。一年間,四川推進河湖生態修復和保護,在全省大部分河流強化水電站生態流量監管,在涪江流域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啟動長江干流開展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和河道砂場、堆場清理整治。重拳之下,全省河湖違法行為初步得到遏制。去年前10個月,全省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6%,同比增加4.7個百分點。
看考核促進。去年底,《四川省河長制工作省級考核辦法(試行)》等正式印發,考核目標劍指水資源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執法監督六大方面。考核結果將被作為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的重要內容。
謀未來
落實湖長制,鋪展美麗四川畫卷
河長制實施一年后,四川河流容顏初變。站在新的起點上,四川如何持續落子河湖保護?
鞏固、深化、提升——這是四川今年河湖管理保護的關鍵詞,也是工作的主要方向。方向的確定,來自于對自身的深刻認知,來自于對全川河湖管護復雜性的清醒認知——去年底之前,水利部和環保部對全省河長制工作進展進行了全面“體檢”。
鞏固的背后是創新,是加碼。今年元旦剛過,一個消息從北京傳來:中央明確,年底前所有湖泊要全部實施湖長制。四川隨即做出回應:今年年底前,巴蜀大地上1000多個天然湖泊全部落實湖長制。與河長制一樣,湖長同樣由地方黨政“一把手”出任,同樣明確湖泊管理保護地方黨政同責。
深化的要求是沖刺,是啃下“硬骨頭”。今年,四川河湖管護的重點之一,便是啟動實施沱江水污染治理《2018年沖刺方案》。以此為基點,帶動全省各流域全面實施嚴重污染水體整治行動。
提升的目標是完善,是不斷自我加壓。圍繞污染防治這個核心命題,今年,四川的入河排污口整治仍將持續。四川明確,年底前,力爭要完成不符合設置要求的入河排污口的整改及所屬污染源的綜合治理。
立足當下,更謀長遠。在四川的河湖管護藍圖上,清晰地標注著今后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率先啟動、2019年全部完成省級十大主要河流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2020年前,基本完成全省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和常年水面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劃界工作。
同時,依據各地河湖摸底情況,逐個開展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工程專項行動。并以技術手段為依托,逐步實現河湖管理信息化和數字化。
在河湖管理保護這場持久戰中,四川上下一心,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而水清湖美岸綠的美麗四川圖景,正在鋪展開來。(暮冬 川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