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水務部門以“四水共治”為抓手,積極推進防汛排澇各項工作,使得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整體提升50%。
近日,武漢市江漢區水務局“清管渠,暢排水”誓師大會在武漢中央商務區舉行,據介紹,該工作將持續到今年5月,爭取在夏季汛期來臨前,做到管清渠凈,水流暢通,主、次干道疏浚淤泥不落地;排水井蓋、井座完整無缺失。今年,武漢市水務局聘請了專業公司利用科技手段對江漢區解放大道、泵站周邊等135處重點、險點管網內部進行內窺檢查,共檢查出局部積淤、管道破損等問題20多處,同時對問題點位采用了先進的不開挖施工技術進行修復,確保管涵發揮最大效能。武漢市江漢區水務局排水隊工會主席袁?。?ldquo;沒有用設備之前,有很多隱形的堵點我們很難發現,現在定期對管道進行系統勘測維護檢測,同時將檢測結果第一時間反饋給我們,我們再去修復整改,確保排水管涵發揮最大效能。”
早在去年5月份,武漢市開展“清溝渠,暢排水,大戰150天”活動以來,漢陽區水務局排水疏撈二班班長程正軍一天都沒休息。5個月內,程正軍和11名工友,把全區1376多公里的地下排污管道、3萬多個窨井掏了20多遍,相當于走了一遍二萬五千里長征。在漢陽區鸚鵡大道一處疏撈現場,記者看到,程正軍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面記錄了密密麻麻的圖表、數據,哪些地方冬季容易堵塞,哪些地方夏季容易漬水等等,都詳細記錄了下來,并按區域、管徑類別、難易程度進行科學分類。他說:“平臺都是我們維護的,每個小區排水出口在那個位置,市政管網的水的走向我們心里都很清楚,隨便哪個小區,哪個房子排水怎么走的,基本上都比較清楚。”
經過努力,武漢去年共疏撈維護排水干管干渠4300多公里,維護各類排水井40多萬座,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2500公里的疏撈目標;全市大中型城市排澇泵站、重點排水涵閘檢修全面完成,泵站開機運行率100%。目前,武漢全市16個重點排水項目實現通水受益,全市新增抽排能力490立方米/秒,城區整體抽排能力提升50%。
武漢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科長王亮表示:“2018年,將進一步加快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續大幅度的提升城市排水能力,新增抽排能力200多立方米/秒,青山北湖地區等地區的抽排能力將實現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