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橋水河長陳振孔在巡河。
實施河長制,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重要舉措。日前,惠州市領導帶隊分赴各地,開展第二輪市級河長巡河活動,安排部署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巡河任務。
去年以來,惠州構建完成了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對全市290條河流、493個湖庫設立了一共1514名河長。在此基礎上,惠州還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水生態、整治河道、消除黑臭水體等措施,以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
以河長制保護江河湖泊,更需要基層強力的執行。
在市層面部署下,該市的7個縣(區)和76個鎮(街道)也成立了河長制領導機構,配備了河長制辦公室主任,明確了專職工作機構,落實了人員編制、工作經費、辦公場所等,確保全面推行河長制有專職機構、專人負責、經費保障。
惠州市水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該市將進一步推動河長制落地生根,按已制定的各項制度,扎實開展河長巡河活動;優化“一河一策”實施方案,確保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實施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在新的一年,各縣區將如何落實好河長制,讓區域內的每一條河流得到進一步保護?
●南方日報記者 葉石界
惠城區:爭取“巡一次河,解決一個問題”
制定工作方案,編寫河長手冊,編印《惠城區河湖巡查工作記錄本》,出臺八項制度接受社會監督,推進農村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河涌整治、畜禽養殖清理、河砂整治五大重點工程……去年以來,惠城區全力實施河長制。
當前,惠城區正在加快“一河一策”實施方案編制。接下來,該區還將按照上級要求制定巡河計劃,督促各級河長積極開展巡河,建立巡河臺賬。“發現問題時,及時召開推進會,研究部署處理措施,爭取‘巡一次河,解決一個問題’。”惠城區水務局負責人表示。
針對農村地區的河湖保護,惠城區將加快出臺村(居)級實施細則,督促各鎮(街道)和村(居)加強轄區內河湖管護、河道保潔等工作。特別是激發示范鎮、村發揮示范帶動的作用,以點帶面,推動鎮、村兩級河長制工作整體提升。
惠陽區:將聘請第三方機構巡查
早在2013年,惠陽區就進行了以河長制強化河涌污染整治的探索。在去年全力實施河長制的基礎上,該區構建了區、鎮、村三級河長體系。
今年,按照《惠陽區河長制工作方案》要求,該區將要落實水資源保護、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域岸線管理“六大任務”,促進河湖管理保護,進一步提升水環境治理水平?;蓐枀^政府負責人表示,惠陽將采取聘請第三方機構,通過技術手段如無人機等進行巡河,以便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到位。
除了出臺主要河湖“一河一策”實施方案,惠陽還將制訂各級河長和各相關單位推行河長制工作目標任務,實行“網格化”管理,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到位,做到監管到位、治理到位、保護到位。
惠東縣:重點治理好5條主要河流
從實施河長制后,惠東縣加大了巡河力度,針對在巡河調研活動中發現的有關問題,限期落實整改。
結合該縣流域與區域的特點和發展定位,惠東實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同時,將要解決好水資源區域性短缺、水災害頻發、水環境污染、水生態損害等突出水問題。特別是該縣境內13條主要河流中的梁化河、白花河、吉隆河、黃排河和萬松河等5條主要河流,將于2018—2020年進行具體治理。
此外,惠東縣負責人表示,還將進一步完善組織架構,對各級河長的聯絡員制定工作時間表、上報工作進度,并繼續開展好巡河工作。
博羅縣:落實“領導五包責任制”
近年來,博羅以問題導向,對全縣河湖的各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和沿岸植被等情況進行了重點排查,關停并轉一批違法排污企業。針對各條河流,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開展沿河排水口的專項整治行動,到去年底,已經完成了12條河流的編制工作。“接下來,我們將嚴格按照一河一策實施方案抓好落實。”該縣水務局負責人表示。
進入2018年,博羅針對河長巡河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將建立分級涉河湖問題轉辦機制。根據問題類型,按及時處理、限時處理、專項辦理分類分級轉辦各職能部門。
對河水的治理,將落實“包整治河段、包整治項目、包整治時限、包整治標準、包整治達標”的“領導五包責任制”,同時流域各鎮實行“一月一督查一報告”制度,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將相關整治進展情況報告縣河長辦。
龍門縣:攻堅7項任務精準落實河長制
去年以來,龍門以問題導向,對設縣級河長的8條主要河流和進行詳細摸排,逐一建立檔案,編制完成“一河一策”實施方案,為穩步推進河長制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數據支撐。龍門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還將河長制延伸至村小組一級,創新構建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縣、鎮、村(居)委、村小組四級河長體系,為保護龍門水生態布下“天羅地網”。
該縣將圍繞“保護水資源、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管理保護水域岸線、強化執法監管”7項主要任務精準落實河長制工作,確保到2020年底,龍門縣水資源利用更加充分,水環境改善更加明顯,水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總目標。
大亞灣區:探索創新企業河長等管護機制
去年實施河長制以來,大亞灣區持續推行河長巡河常態化,全區各級河長嚴格按照每周一巡的頻次,持續加大對河湖的巡查力度。該區通過河長巡河、部門巡查、工作舉報等渠道發現問題,落實“一事一單”“一事一辦”,全區已基本形成分類分級的涉河湖問題轉辦機制。
除了繼續落實現有的河長制相關制度,大亞灣區將建立健全河長制考察機制、生態補水機制、村級河長獎懲與考核辦法等河長制相關配套制度,形成“7+N”的河長制制度體系。
同時,落實好“一河一策”實施方案,開展河道保潔、綠化、綜合執法等專項行動,進一步完善河長公示牌和河長手冊。各部門之間也將建立河湖管護資料共享平臺,形成高效的涉河湖土地辦理、規劃建設及管理維護的協調管理機制。
該區還將積極推進河長制創新管護機制,比如探索企業河長、民間河長、義務河長、智慧河長制、無人機巡查等做法。
仲愷高新區:對違法行為“零容忍”
早在2013年,仲愷就開始在馬過渡河探索河長制治理,經過強有力的治理后,這條黑臭水體換上了新顏,成為了仲愷高新區的一道風景線。
在新的一年,仲愷將繼續深入開展河長履職工作。該區負責人表示,各級河長要通過加強常態化巡河,及時整改巡河發現的問題,推動水環境污染整治工作。
杜絕污染的關鍵,是加強環保執法監管。接下來,仲愷將持續保持巡查和執法高壓態勢,特別是對插花地、交界區域要“無死角、不間斷”巡查,發現一起、清拆一起,全面落實和強化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堅決處理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