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分宜縣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理念,全力構建“天藍、地綠、水凈”生態環境,嚴格按照“河長制”工作部署,把“河長制”工作作為保護水生態的關鍵舉措,用如椽大筆做好水文章。
高度重視形成工作合力
該縣由黨政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縣級“總河長”“副總河長”,縣四套班子領導擔任縣域內10條主要河流、3座中型水庫及仙女湖分宜庫區的“縣河長”,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分別擔任鄉級“總河長”“副總河長”,轄區內流經河流所在村由鄉(鎮)領導擔任“鄉河長”,村總支部書記擔任“村河長”,構建“三級書記”管河湖的嚴密組織體系。全縣設立“河長制”辦公室12個,明確26個職能部門為“河長制”責任單位,通過密切協作,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該縣先后印發了《分宜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修訂)》等6個工作方案和《分宜縣“河長制”工作督辦制度》等5項工作制度,對各級“河長”、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主要任務進行再細化、再明確。
干字當頭打好“保家行動”
據統計,截至10月中旬,全縣共拆除關停畜禽養殖場2705戶,其中禁養區內關停拆除畜禽養殖場2357戶,限養、可養區內拆除關停348戶,啟動生態化改造59戶。同時啟動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中心及新建養殖場(小區)項目。目前,已受理畜禽養殖場(小區)項目20個(小區6個),其中已履行完報批手續。今年5月初,實現對外承包的1座中型、10座小一型、69座小二型水庫和343座山塘已100%退出承包養殖。全縣工礦企業正常生產139家,已完成150家工礦企業的取樣監測工作,根據監測報告,縣環保部門對19家不達標的企業(含尾礦庫5座)已現場下達責令整改決定書。目前,已關閉“十小’企業9家,綠洲橡塑、鐵坑鐵礦、三禾機電、三余環保4家企業完成整改。
緊盯重點強推“清河行動”
為改善鄉鎮垃圾運轉能力和淘汰露天垃圾池,該縣投入620余萬元購買24輛可卸式垃圾車和967個配套封閉式垃圾箱,做到生活垃圾及時清運處理。切實開展河湖水域及岸線專項整治工作,關閉所有采砂場。在全面清查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基礎上,對所有的入河排污口按照建設時間的順序重新進行分類登記建檔。對通過建設、環保等部門審批但未在水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的排污口進行登記,對未經水利部門同意擅自設置的入河排污口單位下達了整改督辦通知。切實加強城鄉污水處理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365億元完成縣城污水管網建設35.06公里,投入3200萬元分兩期建成日處理污水能力達2萬噸的縣污水處理廠,今年8月投入4600萬元啟動縣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及三期擴建(新增1萬噸/日)工作(由一級B提高到一級A),計劃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城市污水管網擴建工程于9月開工建設。同時,積極推進農村污水管網建設及污水處理,全縣11個鄉(鎮、街道辦),有8個鄉鎮正在建設,3個鄉鎮已經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