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余姚市以水環境問題為導向,以完成國家和省“水十條”主要指標要求為目標和“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狠抓工程建設和機制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6年,余姚在全國、省級水質考核斷面水質主要污染指標平均值有所下降。此外,經檢測余姚94個河網斷面水質也呈好轉態勢,2016年9月,Ⅲ類及以上斷面為30個,同期增加87.5%;劣Ⅴ類斷面24個,占斷面比例為25.5%,較2015年同期降低11.7個百分點。
一、明方向、重統籌,做好“規劃引領”文章。
2013年以來,余姚先后出臺或調整了《全市水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方案”、《余姚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等規劃,充分發揮環境規劃在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的“源頭控制”作用。2017年6月12日,余姚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出臺《余姚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余姚水十條),進一步細化分解水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建立組織體系,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合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此外,全面啟動1:2000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編制工作,為全市建設項目落地和區域開發提供可指導、可操作、可落地的生態環境空間管制基本依據。
落實部門職責,細化水環境治理任務單。余姚從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排放、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嚴格環境執法監管等九方面水污染防治主要任務,并細分成“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等31個項目,詳細描述了水環境治理任務清單。同時對12個專項行動計劃和55個重點工程項目明確了牽頭部門和相關責任單位。
加快劣Ⅴ類河道和小微水體治理,確保全市水環境質量實現逐年改善,2017年實現轄區內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到2020年縣級以上地表水考核斷面Ⅰ-Ⅲ類水水質比例、功能區達標斷面比例均達100%,到2030年水生態系統功能基本恢復。細化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并對分工內容做了全面細化分解,在落實責任的同時,進一步明確任務完成時間,確保計劃目標如期達成。
二、抓重點、強科學,做好“工程建設”文章。
狠抓治污基礎設施建設,至目前,余姚累計建成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及污水輸送管網約491千米,鄉鎮污水收集管網約414千米,累積核發排水許可證3661本。狠抓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程計劃開展項目17個,目前已開工建設11個,開工率44.5%,完成投資1.59億元,完成投資率64.7%。今年余姚計劃將5個鄉鎮(經濟開發區)建設成寧波市“污水零直排區”。目前,余姚市大嵐鎮、四明山鎮已率先實現生產性廢水零排放,梁弄鎮和余姚經濟開發區加大了污水納管力度,為早日建成寧波市級“污水零直排區”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鹿亭鄉則通過對區域特色的12家水煮筍企業實施關停和提升,全力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姚江是寧波的“母親河”,余姚高度重視姚江水質情況,市委書記擔任姚江第一河長,親自抓姚江斷面工程建設。2016年9月,余姚市出臺實施了姚江斷面水體達標穩定方案,通過科學制訂達標路線圖和時間表,瞄準影響水質的主要因素和重要環節,針對性地提出整治對策和措施,方案突出了五大任務措施和八大類重點工程項目,細化分成127項重點工程項目,基本實現姚江斷面水質達標重點領域全覆蓋,預計總投資達96億余元。
強化污水的“末端治理”,以更高標準推進小曹娥城市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日處理污水能力將增加到22.5萬噸,增加率達50%。強化污水的“難題破解”,榨菜廢水治理工程于2014年建成投運后,破解了姚西北榨菜廢水污染問題,對改善姚西北河網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桐張岙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提升改造項目已開始土建施工,總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該工程著力破解了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問題。
三、重創新、強聯動,做好“機制健全”文章。
在環境監管中,余姚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部門聯動,著力構建市、鄉鎮(街道)、環保系統三個層面組成的監管體系。
2013年建立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組織、指揮、監督全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2016年,為不斷優化生態建設體制機制,余姚在寧波地區率先創立了余姚市生態環保工作委員會,下設6個專業委員會,今年,在此基礎上擬設立各專業委員會辦公室,并明確重點工作任務,加強源頭污控和末端治理,確保各項生態環保工作落到實處;2017年4月正式成立美麗余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更高要求夯實“美麗余姚”創建工作基礎;同時深化落實“河長制”,確定42條市級骨干河道的聯系領導及責任部門,開展“一河一策”治理,確保各項治水工作落到實處。
充分利用鄉鎮環保辦平臺作用,細化基層環保辦(所)職責分工,結合村級環保員、環保志愿者和基層環保所等網格化監管力量,打造基層水環境無縫化監管網絡;構建各級政府負主體責任、多部門協同參與的生態環保良好機制;擬出臺《余姚市鄉鎮(街道)地表水交接斷面、考核斷面考核辦法》,明確水資源保護考核評價依據,進一步落實鄉鎮(街道)屬地責任和主體責任。
加強環保隊伍建設,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要河道的巡查力度;強化全流域水質監測工作,實行每月“一檢測一分析一通報”、每年進行考核的機制;強化部門聯動執法,健全環保、城管、公安、水利等部門之間的聯動執法,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實行聯合查處,加大環境污染犯罪案件查處力度。去年,累計檢查企業近4000家次,處罰企業288家。移送公安部門10件,其中涉及行政拘留2件,刑事8件,其中關停涉水重污染企業46家,執法力度居寧波前列,極大震懾了違法排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