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政協2017年年末委員視察“推進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治理”專題活動中,東方網記者獲悉,上海1744條段河道已消除黑臭,達標率93%,998條段河道已完成公眾滿意度調查,滿意度均在90%以上。同時,上海已經實現河長制全覆蓋。

浦江鎮友建村河道整治前

浦江鎮友建村河道整治后
上海提出“2017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積只增不減”的工作目標后,經過綜合整治,目前全市先后三次累計摸排出黑臭河道共計1864條段、1756公里,城鄉中小河道整治已經實現全覆蓋。另外全市河湖河長也實現了全覆蓋。市—區—街鎮三級河長體系全面建立,三級河長制辦公室全面成立,共7781名領導干部擔任各級河長,覆蓋了上海全市所有河湖、小微水體。此外,各區結合實際探索設立民間河長、河道監督員等3441人。
根據10月份水質監測數據,已完成整治的河道水質均有較大改善,1744條段河道已消除黑臭,達標率93%。那么河道水質量達標與否,如何判別呢?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劉曉濤表示,在驗收時,要看三個指標,氨氮指標、溶氧指數以及透明度,這三個指標都必須達標。另外還要關注河道附近居民的感受,通過打分的形式看附近居民對水質量的滿意度,90分以上才算滿意。
在視察閔行區浦江鎮的水環境整治情況后,部分政協委員表示,除了要消除黑臭河道,還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提高水質,打造生態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