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將對所有流域進行“身份登記”
加大“一江六河”保護治理力度,本月中旬起開展四大專項行動
長沙晚報訊(記者 朱敏)記者從昨日召開的2017年長沙市第一次總河長會議上獲悉,長沙將為“一江六河”配“身份證”,并從10月中旬開始,開展水污染治理、防洪保安提質、河道環境衛生整治、船舶專項整治四大專項治理行動。
逐級建立真實客觀的河湖“檔案”
長沙將對所有流域進行“身份登記”。按照“一河一檔”要求,全面完成河湖名錄核實及河流健康“體檢”等基礎工作,采取文字、圖片、影像等多種形式,全景記錄河湖基本情況,列出排污口數量、農業面源污染、畜禽水產養殖、黑臭水體以及非法采砂、違法亂建、非法圍墾、侵占水域等問題清單,逐級建立真實、客觀的河湖“檔案”。
在此基礎上,長沙將對“一江六河”開展2017-2020年綜合治理方案的編制工作,重點包括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6大任務。
通過“一河一長、一河一檔、一河一策”和“一季一督、一年一述、一年一評”的工作措施,利用“考核問責”和“獎優罰劣”的工作杠桿,強化地方政府河湖管理保護的主體責任,確保河長制工作有力推進。到2017年底,責任明確的河長制體系全面建立,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基本形成,河長制與防汛抗災有機結合,重點區域和河段的超標排污、垃圾入河、非法采砂侵占水域岸線等突出問題有效遏制,河道保潔形成常態,著力打造一批河湖管理保護的工作亮點。
力爭到2020年,全市河湖長效管理保護體系全面建成,主要治理任務基本完成,基本形成“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
以水污染治理為重點開展四大行動
會議明確,從10月中旬開始,長沙將以水污染治理為重點,對“一江六河”開展四大治理行動。
開展水污染治理行動。年內全面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面達到或優于一級A排放標準,對非法排污口進行關閉或拆除。確保湘江干流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瀏陽河入湘江口水質穩定達到V類及以上,撈刀河、溈水、靳江河、龍王港、沙河入湘江口水質力爭達到Ⅳ類。
開展防洪保安提質行動。加快修復今年汛期損壞嚴重的水利設施,特別是采取應急處置的受損堤防,在今年冬修水利過程中,按標準進行徹底的除險加固,確保明年汛前各類問題得到有效整治。
開展河道環境衛生整治行動。開展“清理河面、整潔河岸”專項行動,集中清理打撈河面垃圾,徹底清除河岸兩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積物、廢棄物等,確保河面無漂浮物、河岸無垃圾。
開展船舶專項整治行動。對“一江六河”干流水域范圍內停泊各類船舶、躉船進行綜合整治,合理劃定船舶停放區域,對違規船舶、躉船,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到位,或者自行變賣駛離、遷移指定水域、提質改造達標或自行拆解銷毀;對違法違規停泊的各類船只進行嚴肅處理;對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且拒不整改的各類違法船舶,進行依法取締、退出市場或實行強制扣繳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