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海區70多名政協委員組隊開展水環境治理專題調研視察。監控數據顯示,廣佛交界地區河涌水質不盡如人意,有4河涌為劣V類水質。為改善水質,未來三年南海區將投入67.6億元治理廣佛跨界河涌。
未來三年啟動305宗治理項目
佛山與廣州之間,有著包括西南涌、佛山水道、水口水道、蘆苞涌在內的多條界河連通兩地。廣佛河涌水環境治理問題,是兩市政府最為關切的民生問題之一。
佛山市環保部門檢測數據顯示,今年1-8月,西南涌和順大橋、佛山水道橫滘和蘆苞涌斷面1-8月水質均值為Ⅴ類,花地河基本達到Ⅴ類,平洲水道平洲斷面水質為Ⅲ類,但水口水道仍未達到考核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荔灣南海接壤四條河涌,牛肚灣涌、滘口涌、漖表涌、五眼橋鐵路坑邊涌四個斷面的水質,根據最新一周檢測數據均為劣Ⅴ類。
在視察中,南海區政協主席張輝明表示,做好水環境治理工作是南海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國家綠色發展示范核心區的重要舉措,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力度推進水環境治理。
據透露,未來三年南海區將投入67 .6億元治理廣佛跨界河涌。這筆經費將主要用于生活源、工業源、農業源、內生源、主干支涌、綜合管理措施等六大板塊305宗項目。其中水口水道流域2017年投入14.25億元,2017至2019年計劃投入約38.3億元,建設115宗項目。2016年COD排放量3.85萬噸,氨氮排放量0 .564萬噸,全區現有污水處理廠可削減C O D排放量3 .12萬噸,削減氨氮排放量0 .31萬噸。
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此外,南海還將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確保2018年3月底完成廣佛跨界區域18家,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區25家。為確保入河排污大戶底數清,南海區環委辦從9月25日已發出催報廣佛跨界河流域餐飲企業、樓盤截污和集貿市場調查情況的通知,各鎮必須在9月29日前完成樓盤、集貿市場及餐飲等排污大戶的排查摸底工作,并整理成冊報送至南海區環委辦、南海區河長辦。
除了對原有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南海區更投入資金新建污水處理廠,作為個中范例,里水鎮大石污水處理廠在昨日接受了政協成員的考察。
據了解,該污水處理廠占地約65畝,投資約5000萬元,一期建設規模為2 .0萬噸/日,遠期可增至6.0萬噸/日。該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涉及里水鎮的沙涌、大步、大沖等14個村(居),涉及43.81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2.5萬人,污水排放量約2.5萬噸/日。該項目計劃在下月底竣工并實現通水。